-
小学历史课教案(连载)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郑和下西洋 导入新课 王安石变法 引导学生 少数民族 提问 起义军
-
描述:施了较为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国内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在与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交流方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亲,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这些事件都成为历史上的大事而载入史册。但到了唐朝后期,统治阶级越来越腐朽,人民生活日益贫困,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这节课要讲的就是:唐末人民不愿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终于举行了
-
语文教学改革小记
-
作者:方志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下半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基本模式 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 王安石 教师意识 提问 同学
-
描述:"哎,下节课又是语文,太没劲了",听到学生背地里的议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真不是滋味,难道老师辛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厌烦的回报吗?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近
-
国务院台举行新闻发布会
-
作者:暂无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两岸“三通” 张铭清 发言 新闻发布会 酒店 钓鱼台 提问
-
描述:5月29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钓鱼台大酒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张铭清就5月25日的“华航”空难事件以及有关两岸“三通”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
国务院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务院台办 张铭清 陈水扁 讲话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 记者 提问 春节
-
描述:10月13日,国务院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就陈水扁10月10日“讲话”以及两岸春节包机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
作家的口才
-
作者:王玉国 来源:上海企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口才 女作家 梁晓声 中国共产党员 记者招待会 提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品 现场
-
描述:》、《豆棚
-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
大学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
作者:胡金波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成人 艺术
-
描述: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二是
-
《牡丹亭》出评(上)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
《牡丹亭》出评(下)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