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性盆地中的地震和地质剖面的构造复原
-
作者:A.G.Nunns 朱起煌 来源:石油物探译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垂线复原剖面及算法 变形模拟 复原与构造平衡 压实作用
-
描述:向简单剪切、斜向剪切、刚性旋转)并解释压实作用。具有复杂断层型式的构造很容易复原。墨西哥湾和西非海域的好几个实例均表明,地震剖面的复原有助于:(1)搞清构造和地层史;(2)揭示为大地构造所掩盖的特征
-
台南外海无压挤迹象之张性构造及其意义
-
作者:暂无 来源: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Deformation Front Tainan Basin Seismic Data
-
描述:台南外海无压挤迹象之张性构造及其意义
-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通过部级鉴定
-
作者:裴大清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宝珩、赵旭东和杨建序。郝诒纯任评委主任,龚再升、刘光鼎任评委副主任。评委们详细地审查了全套文字报告。赵旭东、杨建序从理论模型、程序结构、基本模块及功能、软、硬环境、输入输出、用户界面、运行速度、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二次性开发接口及代码库、操作灵活性、成熟度和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对该软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测试,
-
华北克拉通碱性岩等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与超大陆裂解及深部地球
-
作者:阎国翰 蔡剑辉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碱性岩 岩浆作用 超大陆裂解 深部地球动力学 年代学
-
描述:拉张性岩浆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段,即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初、新元古代中-晚期...
-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作者:阎国翰 来源: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国北方 中 中 新生代 新生代 拉张性岩浆作用 拉张性岩浆作用 地球动力学 地球动力学
-
描述:分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三个时期,以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为特征。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次岩浆活动存在各自集中分布的特点,分别构成九个岩浆作用集中区。基于上述资料和借助于地幔柱模型,作者
-
华北克拉通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与三个超大陆裂解及深部地球动力学
-
作者:阎国翰 蔡剑辉 任康绪 何国琦 牟保磊 许保良 李凤棠 杨斌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 超大陆拉张裂解 深部地球动力学 华北克拉通
-
描述:这3个时段的拉张性岩浆作用,由老到新依次称之为第一拉张作用阶段、第二拉张作用阶段和第三拉张作用阶段岩浆作用,3个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出现的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广度均有明显差别.第三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
-
半地堑盆地充填模式:大陆拉张盆地演化的新约束条件
-
作者:Roy W.Schlische 林永汉 何登发 来源:国外油气勘探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式 张性盆地 陆相盆地 掀斜断块 滑脱断层 断层生长 沉降速率 聚积速率
-
描述:在拉张期都发生旋转,致使均匀拉张期盆地体积增加速率的变化为负。冲积沉积期,盆地充填往往形成扇状楔形体,而湖相地层尖灭在较老的同裂谷期地层上。在断层生长模式中,由于盆地边界断层的加长及断距的增大,盆地
-
青藏高原巨型张性导水断裂构造对河西阿拉善及以北地区水循环的
-
作者:陈建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断裂构造带 水循环 断陷盆地 张性断裂 地下水
-
描述:下地壳的软流层发生了塑性变形,致使东亚克拉通向约束力最小的东部发生整体位移,...
-
张性盆地三阶沉积层序的构造成因——盆地模拟的应用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外油气勘探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张性盆地三阶沉积层序的构造成因——盆地模拟的应用
-
不连续剪切带尾端张,压性效应有限元模拟及其构造特性的研究
-
作者:徐锡伟 邓起东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剪切破裂带 张性效应 压性效应
-
描述:不连续剪切带尾端张,压性效应有限元模拟及其构造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