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绅与戏曲:试论宜黄戏发展过程中文人所起的作用
-
作者: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 宜黄 地方戏 地方戏 士绅 士绅
-
描述:明清时期的宜黄戏曲繁荣,是当时江西东南部戏曲活动的中心,具有戏乡的美称。探索这一时期宜黄戏曲兴盛的原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地方士绅与在地方文化关系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宜黄的戏方戏的兴盛,并希望能
-
广昌孟戏的旋法特征及调式属性分析
-
作者:廖夏林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孟戏 曲牌结构 曲牌结构 声腔结构 声腔结构 旋律结构 旋律结构 调式特征 调式特征
-
描述:特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孟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美学书写方式与原生态特质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
描述:析,以冀解读明清地方戏曲民歌时调的遗存与特质。
-
王益民:用爱点亮芳芳求学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益民(右)向李芳芳(左)送上助学款
李芳芳(中)的求学路将更加平坦
□记者姚海翔文/图
11月1日,老天已显现了“变脸”的征兆,“立冬”的脚步逐渐临近。而爱的初阳却给德清综合高中的李芳芳带来了
-
私营业主王益民关爱送给子弟兵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就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武康浙盟灯饰负责人王益民也来到中队,看望新战士。
与官兵们座谈时,王益民了解到,虽
-
王益区:科学帮扶求发展 架起党心民心桥
-
作者:杜辉 王晶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益区:科学帮扶求发展 架起党心民心桥
-
《紫钗记》改编的艺术特色
-
作者: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特色 改编 《南柯梦》 《邯郸记》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紫钗记》两次隆重出现在戏曲舞台之上。一次是1982年,也即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曾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除以江西古老剧种上演《还魂记》、《南柯
-
黄鹤美育节——艺术教育展台
-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石日报)湖北省黄鹤美育节是展示全省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展现全省中小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展台,每三年举行一次,此前已举办七届,今年为第八届。
本届湖北省黄鹤美育节的主
-
苏轼诗词中的咏月艺术
-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苏轼自请外任,宋神宗熙宁四年
-
论王安石咏史诗的政治内涵和艺术特色
-
作者:刘成国 李梅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咏史诗 咏史诗 政治内涵 政治内涵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描述:表明心迹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