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3)
报纸(54)
学位论文(38)
图书(29)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43)
地方文献 (216)
非遗保护 (11)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
2013(44)
2012(60)
2011(47)
2008(28)
2007(39)
2002(22)
2000(14)
1999(26)
1992(1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3)
书屋(3)
福建艺术(2)
书品(2)
兰台世界(2)
长沙大学学报(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新闻爱好者(1)
文化学刊(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口述实录文学《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天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杨广芹口述、我县作家沱沱(王慧勤)记录的《心安是归处——我与刘绍棠》一书,新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本书里,杨广芹讲述了她与刘绍棠之间一段沉寂了三十年鲜为人知的情感往事。 杨广芹和刘绍棠同生于运河之畔的儒林村。神童作家刘绍棠被划为右派,在文革期间大难回乡劳动改造,身心遭受打击,沉浸于压
明末清初祥符周氏家族文学活动研究
作者:孙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氏家族  文学活动  周亮工  周在浚 
描述:进一步分析该家族的文坛地位。本文第一章“祥符周氏家族总论”论述了周氏家族四代文人概况,考证了周文玮的生年及周庭槐迁徙南京的时间,并对其家学传统加以考论;第二章“周氏家族文学活动考述”为本文主体,研究
从宋代台阁体的繁衍看文学体派的形成机制
作者:祝尚书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阁体  西昆派  杨亿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又不断地变异创新,从而保持了文学继承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是宋代文学体派林立的形成机制,也是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应当给予肯定。
由《盗梦空间》说起:比较中西“叙梦文学”的叙事差异
作者:吕学琴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诺兰  叙梦  差异性 
描述:义,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曾燠与乾隆五十八年扬州文学述略
作者:高政锐 韩波 刘玲  来源:大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燠  扬州文学  乾隆五十八年 
描述:乾隆五十八年是扬州文学的转折点。两淮盐运使曾燠的到来,为扬州文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九峰园秋禊的举行,《邗上题襟集》的刊刻,以及题襟馆的建立,是扬州文学兴起的标志。
清代李宗瀚文学、书法及其收藏(下)
作者:黄阳兴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翁方纲  嘉道年间  李氏  碑帖  书法家  文人士大夫  法式善  收藏家  虞世南  拓本 
描述:当时文艺界大多数的名流,如翁方纲、法式善、曾燠、秦瀛、英和、斌良、陈用光、欧阳辂、潘世恩、郭尚先、朱桓、吴嵩梁、顾莼、叶绍本、朱方增、阮元、陶澍、张维屏、朱鹤年、顾皋、彭邦畴、邓显鹤等乾嘉至嘉道年间著名的文人雅士,且多与其有诗歌唱酬或书画交流。李宗瀚与文人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入手实现中国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中花园的艺术功能:以《墙头马上》、《西厢
作者:包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爱情戏  花园  艺术功能 
描述:爱情戏中的艺术功能。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出版社  名著  文史  吉林  《赵氏孤儿》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这是一套精心为读者准备的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涵盖了《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赵氏孤儿》
"青衣"回归戏曲舞台--杂议陈俐和赣剧《青衣》
作者:康式昭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衣》  戏曲舞台  回归  赣剧  《临川四梦》  电视连续剧  名著改编  汤显祖 
描述:不合适那不理想,无果而终。这时,名导谢平安向她推荐了电视剧《青衣》,找来一看,对眼了,大喜!便有了“青衣”回归戏曲舞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