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87)
期刊文章(4266)
学位论文(144)
图书(121)
会议论文(7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19)
地方文献 (179)
红色文化 (29)
地方风物 (23)
文化溯源 (16)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1200)
2009(794)
2008(644)
2007(433)
2002(113)
1995(109)
1994(111)
1990(78)
1987(88)
1981(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5)
戏曲研究(77)
抚州师专学报(46)
艺术百家(38)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30)
戏文(28)
社会科学战线(13)
文学评论(7)
河北学刊(4)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
汤显祖在浙江遂昌
作者:苏振元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封建统治者  万历  仁政爱民  浙江  书院  江西南部  抚州市  晚明 
描述:恶势力,因此遭到封建统治者的嫉恨,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三百八十年前,汤显祖被贬职到遂昌任过五年(万历21年至26年,即1593——1598)知县.时间虽短,却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遂昌人民
李言恭与汤显祖
作者:江巨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序  诗文集  辑佚  诗集  万历  序言  纪念  诞辰  交往 
描述:汤显祖为李言恭(维寅)的诗集《青莲阁集》作过一篇序言,题为《李秀岩先生诗序》,今汤显祖诗文集及《汤显祖全集》缺载,有关汤氏诗文辑佚的论著中也无人论及。乱翻书时,我有缘读到明万历刻本《青莲阁集》,得以
略谈汤显祖的政治改革思想——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
作者:刘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改革思想  遂昌  戏曲  吏部  平昌  《南柯记》  《牡丹亭》  万历  《邯郸记》 
描述:下挣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
简论汤显祖的社会改良理想
作者:杨忠 张贤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社会改良  遂昌  南柯记  瞑眩  教化  性善说  良吏  害马  万历 
描述:认识,并注意从历史的角度评议时政,从理论的角度探索人生,逐步形成了他的较为
汤显祖与《月洞吟序》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四库全书》  诗文集  《临川四梦》  嘉靖本  日本内阁文库  戏曲创作  万历  文学史  生平事迹 
描述:汤显祖与《月洞吟序》
汤显祖也是位有创见的史学家和教育家
作者:王永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贵生  书院  临川  史学家  教育家  全祖望  遂昌  万历  徐闻 
描述:和教育领域的建树,也应当是汤显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汤显祖尺牍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
作者:张啸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思想内涵  审美价值  吏部  万历  诸言  张居正  戏曲创作  文集 
描述:的重要人物之一,为公安派的先驱。清初石麟《玉茗
略述汤显祖晚年在临川奋战的事迹
作者:罗传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略述  万历  诗文集  海盐腔  戏曲  《邯郸记》  戏曲文学  汤显祖戏剧 
描述:明代伟大的戏曲汤显祖(1550——1616)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天弃官回到家乡临川,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六月十六日逝世,家居长达十八年之久。这段时期,是汤显祖戏剧文学创作和从事演出
夹缝中的困惑——汤显祖心态裂变追踪
作者:张成全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万历  官场  南柯记  “四梦”  杜丽娘  罗汝芳  人物评价  李贽  封建礼教 
描述:出一种转折型的文化态势。一方面,在新的社会思潮中努力想挣破传统旧有的躯壳,卸却因袭的积垢,另一方面,在无复傍依的尴尬处境中,又毫无意识地回归到传统中来。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真正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出他的皮肤”。如果说他意识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