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说“贤弟”,兼及其他
-
作者:戈革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传奇剧本 知名度 读书人 中流 情节
-
描述:和情节,便是明证。因此可以说,中国读书人若不知道什么是《牡丹亭》,可算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戏曲文学的制约
-
作者:肖善因 王红肖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西厢记 事件 牡丹亭 尤金·奥尼尔 情节 创作主体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汤显祖
-
描述: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从文化的角度,探寻其形成渊源。
-
艺海拾贝(之五)
-
作者:秦牧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幻想 牡丹亭 汤显祖 故事 情节 文学作品 妇女 杜丽娘 怨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
描述:样的情节完全出于幻想和虚构。它不能使现代一般的人们感动是自然不过的事。但是,如果以为在它刚刚问世的明代,也没有人被感动过,那就大错特错了。汤显祖这部传奇,当年开始上演的时候,不知道使多少痴男怨女
-
刍议格律诗词的情趣和理趣
-
作者:李玉成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词 理趣 王安石 飞来峰 文艺作品 语言流畅 贺知章 情节 故事 宫词
-
描述: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诗来说明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
-
明清传奇中丑角文学形态略论
-
作者:陈志勇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丑角 文学形态 剧作家 语言风格 情节 柳敬亭 语言变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
描述:明清传奇中丑角文学形态略论
-
笑的艺术:谈吴炳《西园记》的喜剧性
-
作者:汪超宏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 张继 喜剧气氛 偶然性 误会 巧合 吴炳 艺术魅力 情节 设置冲突
-
描述:古今中外的戏剧家和理论家都十分重视误会、巧合等偶然性因素在戏剧中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
-
应是“不啻”
-
作者:李绍智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震 画外音 急救 输血 幸福 情节 学校 验血 医院 逐字
-
描述:电视连续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第39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马顺在学校受伤,送去医院急救,需要亲人输血,验血时却发现马顺不是马风的亲生儿子。这时传来画外音:她(指马顺妈)知道
-
别让这个“闲”字闲着
-
作者:朱烈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团练 情节 写作 教学 夜游 切入 窗外
-
描述:世事无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
-
拿捏之道:谈材料(三)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故事 桩材料 褒禅山 真善美 王安石 人性 文章 作者 情节
-
描述:指津人语行文引材,精挑细选固然重要,但绝非仅止于此。从伐木工人到镂刻匠人,得多少道工序啊。面对一桩材料,懂得拿捏,文章做得恰到好处;反之,单纯摘引而不懂得加工、雕琢,不是流于堆砌的呆气,便是陷入人云亦云的浅薄,千字小文亦显得别扭与无味。
-
论《邯郸梦》的行动性: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性 行动性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中,《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中,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剧的思想内涵,前人之述备矣,关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