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欲·爱: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观的演变
-
作者:章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情 欲 爱
-
描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
-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志和情
-
作者:唐玉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 “情” 中国古代文论 “诗言志” 诗歌 《毛诗序》 陆机 儒家 汤显祖 韩愈
-
描述: 志和情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其地位是在先秦时期确立的,两千多年来,虽沿革沧桑,但其重要地位有增无降,这是颇有研究价值的。
-
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
-
作者:张青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 情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言志 言志 情理统一 情理统一 养亲齐家 养亲齐家 忠君忧国 忠君忧国 壮志 壮志 难酬 难酬 师友至交 师友至交 传承 传承 格调 格调 学古 学古 开启 开启 尚真
-
描述:雅正、理性、冷静、深沉的
特色。虽然汤显祖在诗歌创作中力主“情生诗歌”,认为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动
力,而很少关于“言志”的论述,但通过分析他的诗歌作品便可发现,其作
品中所
-
论《娇红记》情志一体的爱情观:[汤显祖]
-
作者:张靖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文学作品研究 爱情观 情志一体 戏剧文学评论
-
描述:论《娇红记》情志一体的爱情观:[汤显祖]
-
情系家乡教育事业台胞徐志钧设“黄鹤奖学金”
-
作者:暂无 来源:奉化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蒋志飞)今年4月,台胞徐志钧先生回乡祭祖,当他获悉今年是母校―――武岭中学成立80周年时,慷慨解囊捐资10万元,并以他祖父的名字设立“黄鹤奖学金”。这已是他第三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款
-
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应是血管重建术的适应证吗?
-
作者:苏克江 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危险 因素
-
描述:随着卒中药物预防的不断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侧卒中风险已等于甚至低于随机对照试验中的血管重建术组。在这种情况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还是血管重建术的适应证吗?文章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观点。
-
论《牡丹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
作者:杨玲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文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对比,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影响下,译本的不同以及如何翻译才能最多的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浅说苏轼悲剧的个人因素
-
作者:卢定虎 来源: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个人因素 王安石 浅说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 虚无主义 司马光 旧党
-
描述:苏轼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那末造成这个悲别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作家的个人因素分析入手,批驳了错误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 情
-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