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欲·爱: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观的演变
作者:章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到欲再到爱的演变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
论汤显祖诗歌的主特色
作者:张青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言志  言志  情理统一  情理统一  养亲齐家  养亲齐家  忠君忧国  忠君忧国  壮志  壮志  难酬  难酬  师友至交  师友至交  传承  传承  格调  格调  学古  学古  开启  开启  尚真 
描述:雅正、理性、冷静、深沉的 特色。虽然汤显祖在诗歌创作中力主“生诗歌”,认为是诗歌创作的原动 力,而很少关于“言志”的论述,但通过分析他的诗歌作品便可发现,其作 品中所
4. 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4年,王英作为特殊人才引入绍兴,除了负责给检验专业的学生讲课外,还担任着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职务。尽管身兼数职,但她一直没有改变一个习惯:定期献血。到绍兴不久后,她接到通知
与晏几道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与晏几道
教授访谈录
作者:漆侠 刁培俊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断代史  经济史研究  宋代经济  农民战争史  思想史  王安石变法  史学工作者  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描述:教授访谈录
与王安石
作者:艾农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读书  宰相  江宁  流民  读后  治平  中进士  福建  酒税 
描述:诵读甚觉寒冷,便与杨骥一起登楼赏雪,即景赋诗。第二天,杨骥在王安石面前诵吟郑的诗,王安石非常欣赏"漏随书卷尽,春逐酒
与《流民图》
作者:林秋明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流民  居士  吕惠卿  叶向高  熙宁  宰相  朝廷  清代  百姓 
描述:),27岁的郑考中进士,授将作郎、秘书省校书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视,担任参知政事(即宰相),积极推行变法。不久,即擢郑为河南光州司法参军,主管民、刑案件。光州所有疑案
黄鹤少诗为剑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石化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石连友 读过几本武打书,那上面的,都是仗剑于手,路见不平一声吼,打抱不平的莽汉。后来,读了李白的传记,才知道可以亦剑亦诗,诗剑互补。最近,第三遍读完王亮诗集《江南草青》,忽然产生感觉,随着时代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