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
-
黄希庭:漫步“心理”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档案: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他常常漫步在校园,把聊天当作课堂。他的散步式教学,善于捕捉
-
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
-
作者:蔡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刘绍唐 大陆映像 两岸关系
-
描述:月共453期杂志中涉及大陆形象文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关注内容上,凸显大陆文人、大陆史学、大陆内政外交;在建构理念上,逐步走向理性建构;在文章来源上,实名文章占绝对地位,稿源渠道日趋
-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
-
再回首,我心依旧
-
作者:徐芳 来源:教育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工作者 工作岗位 教育理想 朴实 徐芳 教学 演绎
-
描述:我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徐芳,人如其名,我也是一个朴朴实实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在教学前沿已奋斗了二十个年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我默默地耕耘着,用激情、挚爱和期望编织着教育理想,演绎着一个个寻常而又不失精彩的故事……
-
危亦林及《世医得效方》
-
作者:相鲁闽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外伤科 麻药
-
描述:科兼妇人杂病三十三门,五
-
对元代名著《世医得效方》的研究
-
作者:徐春娟 陈荣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
描述:、玉屏风散、归脾汤、二妙散等活跃在现代临床;《世医得效方》早年就传至日本、朝鲜并对其骨伤学形成了影响,脊椎骨折复位及固定术技术等使中医正骨在中世纪流传至西方。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突出成就主要是骨伤科
-
穿透心理的那一刹那穿透 本能的黄立言与同样本能的作画
-
作者:杨小彦 来源:美术文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画 穿透 美术馆 作品 本能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广州 性格特征 脸部表情
-
描述:我一直觉得黄立言有一种特殊的、无法言明的气质,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油画时,在一瞬间所获得的感受。如果从美院油画系一般的教学标准衡量,黄立言的油画有太多的问题,比如,造型总是不太准确,人物不是过度拉长
-
从周代“礼”、“俗”看《诗经》婚恋诗中言情心理产生的原因
-
作者:王亚男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周代 婚恋生活 诗经 行为模式 思想观念 婚恋习俗 周礼 差异性 春秋时期
-
描述:括而言,"俗是因地因人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慎子》云"礼从俗",是俗先于礼,礼出于俗。二者具有
-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应注重心理培养
-
作者:冯亚芳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学生时代 历史教师 学习动机 智力水平 智力因素 传统教学 培养学生 王安石 自信心
-
描述:马,即所谓的"前十名现象"。原因何在?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描述的锦溪儿童仲永在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