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抹青苔触动的心思:品《生命的颜色》
-
作者:黄俊杰 来源: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生命 颜色 世界 朱自清 王安石 作者 散文 佛经 岩石 敏慧
-
描述:佛经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文作者能从一抹青苔受到感动,揭绿之妙谛,心思敏慧。写绿的文字,有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妙文在前,似乎
-
赏读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范成大 孟浩然 散文 王安石 短篇小说 袁宏道 报告文学 文天祥 黄景仁
-
描述:赏读
-
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
-
作者:马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英琦 王英琦 焦灼 焦灼 散文精神 散文精神 嬗变 嬗变
-
描述:苦苦求索的历程。 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 王英...
-
吴炳林:海外闯荡 难以割舍中文姓名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一直注重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下一个60年,新归侨会越来越多。”作为应邀参加新中国国庆活动的代表之一,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吴炳林有着与中国难以割舍的亲情。
生于1972年的吴炳林初中
-
俞玖林:现代女性不会爱上“柳梦梅”
-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现代女性 现代青年 男权社会 汤显祖 说白
-
描述:出道十年,我所演的几乎都是小生花旦的感情戏,说白了就是男欢女爱。人们对古代青年和现代青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戏里是封建的男权社会,三妻四妾都可以。就拿柳梦梅来说,他其实是一个不专情的人,我想现代的女子不会喜欢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
-
徐守盛会见刘绍勇
-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兰州8月19日讯(记者 白德斌)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今天上午在兰州会见了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绍勇一行。
徐守盛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东航集团给予甘肃发展
-
当年她匆匆走过诗坛:读徐芳
-
作者:陈学勇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适 爱情诗 校园诗 沈从文 北京大学 作者队伍 小诗 女诗人 诗歌 爱情题材
-
描述:上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活跃过一个校园诗人徐芳,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好像沉寂了。比她沉寂得更久的是另一个写诗的徐芳,曾活跃在六十年前的北京大学,不妨说她也是个校园诗人。后一个徐芳加入过沈从文主编
-
非只久远的呼唤-——— 读丁吉槐散文-□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好一座魂牵梦萦的《老屋》,好一口沁人心脾的《老井》,还有那条即将面世的《老街》!丁吉槐在这以“老”字号统领命名的系列散文集中,头一集《老屋》开篇首章《森林·大河·岁月》便宣称,要把那尘封的记忆一一
-
陨落在临川文化研究天空的璀璨之星:――纪念傅林辉先生逝世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秀珍 2008年6月27日,傅林辉先生――临川文化研究天空中的一颗璀璨星星不幸陨落。傅老先生去世一年了,我们无时不在怀念他,怀念他为抚州文化建设工作所作的贡献,怀念他研究王安石、汤显祖等乡贤
-
学习传达“两会”精神 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朱长林作专题
-
作者:邓超 来源:西南电力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学习传达“两会”精神 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朱长林作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