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13)
期刊文章(747)
会议论文(77)
学位论文(37)
图书(21)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082)
历史名人 (434)
宗教集要 (133)
地方文献 (31)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5)
非遗保护 (4)
按年份分组
2014(411)
2013(153)
2012(192)
2008(68)
2005(32)
2000(11)
1995(20)
1994(10)
1982(5)
1980(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7)
抚州日报(47)
皖江晚报(4)
地球(3)
知识窗(2)
妇女生活(1)
山西档案(1)
作文(1)
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
短篇小说(原创版)(1)
三举措抓好土地流转工作
作者:周华月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崇仁讯 崇仁县相山镇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惠农惠民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该镇成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领导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形成层层定目标、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强规划,严密操作。各村根据土地流转的需要
:倾心解民忧 务实惠民生
作者:周华月 朱斌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崇仁讯 “我们村到港下的水泥公路开工了,要不了多久就能通车。原以为镇村干部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了。”4月3日,崇仁县相山镇双坑村村民方标明激动地说。 港下村到双坑村公路有6.5公里长,长期以来,这条公路坑坑洼洼,加上弯多坡陡,车辆通行十分困难。镇干部上门征求意见后,下决心为群众解决这
中心小学一学生获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
作者:周华月 陈清明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崇仁讯 日前,从教育部传来喜报,崇仁县相中心小学四(1)班任浩川同学获得中华诵·经典阅读行动2012年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乙组月度一等奖。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
马头 生态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资溪讯 资溪县马头山镇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精心组织,全方位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以来,该镇科学规划“一大四小”工程,突出生态经济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的格局,把造林绿化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全镇新栽白茶2000余亩、枇杷310亩、葡萄230亩、樱桃60亩;突出
马头“践诺连心”活动拉近干群距离
作者:余进 吴星煌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资溪讯 “有了党员干部的贴心帮扶,我们老百姓干什么也没有后顾之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近日,资溪县马头山镇柏泉村胡庄村小组有机水稻种植户王天赦喜笑颜开,因为镇干部下乡时了解到他的困难后,积极联系客商不但为他的大米找到了销路,而且卖到了好价钱。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马头山镇积极组织开展“践
马头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通过专家论证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资溪讯 5月16日,由省政府主持召开的《江西马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化放归总体规划》及《江西马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化放归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在南昌举行,会议邀请了
马头筑牢村级信息调解网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资溪讯 今年以来,资溪县马头山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探索综治信息调解工作新路径,在13个行政村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素质高和有威信的党员、老干部担任综治信息调解员,负责所居住的村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传递、协助调解村民
“一个也不能少”成马头中学追求目标
作者:陈光平 俞盛荣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教育聚焦 抚州一中协办] 本报资溪讯资溪县马头中学,是一所地理位置偏僻、条件非常艰苦的农村初级中学。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全县义务教育最难普及的乡镇。然而,该校全体教师将“一个也不能少
资溪马头兴建绿色大米试验基地
作者:俞盛荣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7月29日,资溪县马头山镇柏泉村村民在绿色大米试验田里察看水稻长势。今年,该镇引导村民打破传统耕种模式,兴建绿色大米试验基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只施农家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生产绿色无公害大米。
林业专家在资溪县马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考察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五名中山大学学生和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资溪县马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考察,全国优秀护林员吴可生(左一)在向他们介绍植物华南紫萁的生长习性。近期,省林业厅与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