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
报纸(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0(4)
2009(4)
2008(3)
2007(4)
2003(3)
2000(3)
1998(1)
1997(3)
1982(2)
按来源分组
小学生之友(1)
中国花卉盆景(1)
青年作家(1)
扬子晚报(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
民间文学(1)
青年博览(1)
中华魂(1)
中学生理科月刊(1)
刘良驹手定本《六九轩书》之研究
作者:金福 孙力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衡  六九轩  勾股测量术  日晷  筹表开方术 
描述:对清末数学家刘衡 (1776— 184 1年 )的良驹手定本《六九轩书》(六种八卷 )及其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 .首先研究了书作者刘衡 ,其次给出了关于良驹手定本《六九轩书》的一些鲜为人知
吴森源:来得早不如来得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森源:来得早不如来得
表扬宜准 批评宜
作者:綦国瑞  来源:早期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型炮  机关枪  批评方法  批评语言  王安石  教育效果  物质奖励  两种方法  包子  鲁迅先生 
描述:表扬和批评是教育孩子常用的两种方法,但如何运用却大有学问。 宋朝曾出了一个神童叫仲永,8岁便能诗会文出口成章,朝野称奇。其父携子到处炫耀。可几年后,这位神童却销声匿迹,不见有大的出
龚廷贤与县令对联句
作者:付小牛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联的雅兴,便随声附和道:“姜二片葱三根四季良方救黎民。”
抓诗眼赏古诗
作者:曹保顺  来源:文教资料(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古诗  韵味无穷  诗语言  诗气  境界  游龙  飞动  王安石  “过” 
描述:穷。
论古典诗歌中的拙之辩
作者:成曙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古典诗歌  情欲  对立  周礼  自然  艺术  强调  《说文解字》  论题 
描述:论古典诗歌中的拙之辩
活用数字串连 记文学常识
作者:姜有荣  来源:中学生读写(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串  文学    常识  纷繁复杂  串连  欧阳修  识记  苏轼  王安石 
描述:文学常识面广量大,识记起来有很大难度,能不能用一些线索把纷繁复杂的文学常识串连成线呢?笔者发现,数字串连法不失为记文学常识的一种好方法。
施方法妙解诗词
作者:王华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文化  人格魅力  方法  王安石  表达  李白  意象叠加  有法可依 
描述:作者的处境、审美情趣、世界观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进行古代诗歌鉴赏,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应探求一些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知人论诗晓背景欲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审视一下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教材中涉及的诗文大家。对于非著名的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的朝代和题下小注。且看下面这首诗歌: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从字面看是...
王安石借名字展胸襟
作者:周俊杰  来源:演讲与口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借名字展胸襟
两分钟让臭水能喝,对他仅“小项目” 记兰州军区某工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衡在一线部队实地调研(8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永进摄   新华社兰州电(樊永强杨文森李树宏)硝烟弥漫,演兵场一隅的污水池发出阵阵恶臭。一辆野战供水车快速驶来,官兵们把抽水管伸入池中。伴随着低沉的机器轰鸣,不到两分钟,一股茶杯粗的净水从供水车出口迸射而出。官兵们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