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厄尔尼诺成因的新认识
-
作者:李扬鉴 陈延成 来源:化工矿产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地球自转 赤道地区 东太平洋 张性断裂
-
描述:洋海隆薄弱带,并与秘鲁海沟应变空间毗邻,故现今太平洋东部赤道地区的东西向张性断裂最为发育,形成规模宏大的卡内基断裂带和加拉帕戈斯断裂带。它们活动促使海底的岩浆和热水喷溢,导致厄尔尼诺的海水升温多从秘鲁-厄尔多尔沿岸开始。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过程中,赤道地区的大气和海水获得较多的向东角动量,造成该地区的信风和向西流动洋流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涌升流衰缓,加速赤道东太平流海域温度变暖,助长厄尔尼诺的形成。全球大气角动量的季节性变化,也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冬季慢夏季快的周年项变化,使厄尔尼诺年增温盛期一般出现于年末前后。
-
王安石的“剽窃”习气及其成因
-
作者:李定广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剽窃 模仿 士宁体
-
描述:,他善于点化的一面,使他的诗诗律精严、浑然天成,后来江西诗派所谓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正是对王安石创作方式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
岩石室内的水压致裂研究
-
作者:颜玉定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围压 张性破裂 试件 岩石材料 破裂特征 岩石力学 声发射 破裂机制 孔压差
-
描述:法与劈裂法所得的岩石抗拉强度基本一致,前者略高.(4)低围压条件下试件致裂时的孔压差(孔压减围压)随围压的升高而升高,当围压超过某一值后,它却随围压的升高而降低.(5)岩石水压致裂所需的环向正应力
-
拼合岩石样品破裂的初步研究
-
作者:耿乃光 陈顒 姚孝新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理岩 辉长岩 延性 岩石样品 花岗岩 三轴实验 声发射 差应力 张性破裂 脆性岩石
-
描述:。拼合样品的总高度为110毫米,各岩
-
不同岩石变形破坏机制及其声学特征
-
作者:肖树芳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学特征 岩石变形破坏 声发射AE 岩石试件 微裂隙 破坏机制 振幅 张性 运动方式 变形和破坏
-
描述: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岩石破裂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自声学探测技术引进到地质学之后,用声学
-
我国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优秀专著《相山中生代含铀火山杂岩岩石
-
作者:胡振宗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火山杂岩 中生代 火山岩 出版发行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元素 地球化学数据 相山 矿物包裹体
-
描述:用岩浆演化的物理化学过程,提出了铀、钍等成矿元素的岩浆预富集模式,确立了岩浆期后热水溶液的性质及其对成矿元素的活化再富集作用;建立了火
-
A 型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成矿
-
作者:顾连兴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岩浆 碱性花岗岩 成矿 矿化 张性环境 过饱和 钠长石化 尼日利亚 含锡花岗岩
-
描述:钨、锌、锆、稀土、钽、铀和钍。
-
南海成因及其含油气盆地
-
作者:梁德华 刘宗惠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海成因 构造体系 新华夏系 气盆地 张性盆地 沉积盆地 早中新世 深海平原 张扭性盆地 构造形迹
-
描述:南海的形成主要受新华夏系和南海系所控制,这两个构造体系的形成分别与南海的第一、第二次张裂有关。至今南海已发现33个沉积盆地,它们的成生和发展受构造体系所控制,可分为张性,张扭住、压性和压扭性四类,其中南海系的张性和张扭性盆地以及新华夏系的压性盆地的含油气远景最好。
-
河北峰峰矿区断层成因探讨
-
作者:李廷录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峰峰矿区 新华夏系 正断层 太行山 结构面 高角度 张性断裂 矿井地质 主干断裂 帚状构造
-
描述:断裂成因,已成当务之急。
-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演绎及其成因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前沿·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演绎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