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满分作文揭秘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教育(中考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揭秘  满分  精神家园  精彩  生动形象  王安石  文章  同学  葡萄树 
描述:满分作文揭秘
求异作文ABC
作者:陈致宝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异思维  求同思维  作文  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  变向思维  习惯性思维  王安石  信息材料  现实意义 
描述: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常常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材料,求得某一正确的答案。通过典型材料表达大致共同的观点,它又称习惯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与求同思维相对而言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
工夫更在作文
作者:费寒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工夫  《红楼梦》  反复  江南  王安石  曹雪芹  定型 
描述: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我们只要随手翻一翻那些沉淀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篇佳作,就会发现,这些无不是经过作者反复修改才最终定型的:王安石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风又过江南岸”亦或“春风又满江南岸”而反复推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反复修改,才最终定型;
历史素材与作文话题
作者:赵玉华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九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素材  汉光武帝  大树  晏殊  官员  读书  治军  将军  举例  作文 
描述:素材举例:1.东汉光武帝的大将冯异治军有方,作战骁勇,为人谦逊恭谨。在路上与其他官员相逢,他总是把车引到一边让别人先过。每次征战回来,众人争功论赏,他总是避到大树下不置一词,因此被人称为"大树将军"。
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
作者:周一贯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儿童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语言  教学观念 
描述: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追求心灵的自由,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了在课改背景之下的有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课堂高效。
情感投入是写好作文的基石
作者:苏凤敏  来源:华夏女工(华夏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投入  作文  《牡丹亭》  个性特征  积累素材  戏剧家  汤显祖  中午 
描述:。当前,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除了没有认真观察和积累素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语不惊人死不休:漫谈作文如何炼词炼句
作者:王丽萍  来源: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炼句  炼词  作文  “推敲”  文学史  王安石  曹雪芹 
描述:铸就佳作。
小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举例
作者:黄淑华  来源:黑龙江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板书  历史课堂  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  比较分析  课文内容  王安石变法  小学  分析归纳能力  因果联系 
描述:小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举例哈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淑华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设计新颖、结构清晰、突出重点的板书,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板书
小学高年级学生互改作文指导
作者:刘虎林  来源: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改作文  小学高年级学生  学生参与  作文批改  作文修改  教师  引导学生  批改作文  指导  王安石 
描述:“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文章的传统经验。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将《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先后改为“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定为“绿”字,被传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