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6)
报纸(160)
学位论文(23)
图书(1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7)
地方文献 (14)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7)
才乡教育 (6)
地方风物 (5)
按年份分组
2013(42)
2012(56)
2009(41)
2008(43)
2007(41)
2005(23)
2004(15)
2003(19)
2001(19)
1996(26)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59)
河北学刊(7)
文学遗产(7)
史学集刊(3)
史学月刊(3)
教育家(1)
年轻人(A版)(1)
作文大王(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安家(1)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医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宋代  宝书  王安石  肿疡  恶性肿瘤  最早  记载  病名  公元前 
描述:聚"都是指肿
让青春激扬
作者:吴丽娜  来源:淮海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塑性  宋代  年轻  资本  指物  神童  故事  天才  文豪 
描述:息。试想,倘若雷霆的年轻球员不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
文士与虱子
作者:夏吟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士  宋代  名士风度  生活  魏晋时期  宰相  渲染  最大  描写 
描述:宋代宰相王安石,生活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脏,一生很少洗澡,身上常年生有虱子,并以有虱子为乐。他在好几首诗中渲染过火烧虱子、手摸虱子的愉快心情。"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还"这一名句,就是描写他悠闲生活
扬名天下的丰单羊肉
作者:李阳波  来源:农产品加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羊肉  羊大为美  王安石  江苏丰县  北宋  宋代  自然  面条  单县  名相 
描述:北宋名相王安石在《字说》上写着:"羊大为美。"道出了当时人们爱吃羊肉的习惯。同时,《后山谈丛》也说:"御厨不登彘(猪)肉。"可见,皇宫的主食用羊肉,是宋代才有的规矩。因此,在朝廷里,皇上赐宴以羊肉
被文名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文以明道  老百姓  文学创作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宋神宗  宋代 
描述:位实干家,只不过在那个文化重于经济、诗文贵于粟粒的特殊时代,其行政才干被耀眼的文名所掩盖罢了。嘉祐二年(1057),曾巩三十九岁考上进士后,除了在京城任过很短时间的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外,大部分时间在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安徽、河北等地基层任职,前后长达十余年,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玉海·地理门》文献部分述论:兼论宋代地理文献的发展
作者:杨佳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地理门  目录学  地理学 
描述:、历史地理学价值。第四部分为第5章“《玉海》所见宋代地理文献的发展”,是本文的延伸考论。王应麟在《玉海》的地理文献收录上存在着不同于前代书目的选择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对我们了解宋代地理学的历史进程以及宋代地理
履存史之职.行资治教化之能:关于地方志服务社会的思考
作者:刘珂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社会  地方志  教化  资治  存史  中国政治  中华民族  周礼 
描述:中解释为“说四方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
关注民生诉求,完善社保体系:高考热点之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
作者:李南亮  来源: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生  社会和谐  资本主义国家  积极作用  稳定社会  罗斯福新政  古代中国  农民利益  苏联  王安石变法 
描述:英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民生等诸多问题。今后几年高考仍会以综合考查的命题为主,考查视角最可能出现的有古代中国涉及民生的三大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国与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比较;苏联与英国两国不同的工业化进程;美国与中国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改革等。
晚清趋新士人刘绍宽的文化资本、关系网络与社会权力
作者:李世众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晚清趋新士人刘绍宽的文化资本、关系网络与社会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