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49)
报纸(126)
学位论文(34)
图书(31)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4)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13)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47)
2011(78)
2010(53)
2009(58)
2008(57)
2006(42)
2005(35)
2000(27)
1992(23)
1987(20)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59)
其它(49)
中州学刊(10)
文献(7)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寻根(2)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
中国学术年刊(1)
四川图书馆学报(1)
史学集刊(1)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医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宋代  宝书  王安石  肿疡  恶性肿瘤  最早  记载  病名  公元前 
描述:聚"都是指肿
让青春激扬
作者:吴丽娜  来源:淮海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塑性  宋代  年轻  资本  指物  神童  故事  天才  文豪 
描述:息。试想,倘若雷霆的年轻球员不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
文士与虱子
作者:夏吟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士  宋代  名士风度  生活  魏晋时期  宰相  渲染  最大  描写 
描述:宋代宰相王安石,生活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脏,一生很少洗澡,身上常年生有虱子,并以有虱子为乐。他在好几首诗中渲染过火烧虱子、手摸虱子的愉快心情。"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还"这一名句,就是描写他悠闲生活
扬名天下的丰单羊肉
作者:李阳波  来源:农产品加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羊肉  羊大为美  王安石  江苏丰县  北宋  宋代  自然  面条  单县  名相 
描述:北宋名相王安石在《字说》上写着:"羊大为美。"道出了当时人们爱吃羊肉的习惯。同时,《后山谈丛》也说:"御厨不登彘(猪)肉。"可见,皇宫的主食用羊肉,是宋代才有的规矩。因此,在朝廷里,皇上赐宴以羊肉
被文名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文以明道  老百姓  文学创作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宋神宗  宋代 
描述:位实干家,只不过在那个文化重于经济、诗文贵于粟粒的特殊时代,其行政才干被耀眼的文名所掩盖罢了。嘉祐二年(1057),曾巩三十九岁考上进士后,除了在京城任过很短时间的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外,大部分时间在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安徽、河北等地基层任职,前后长达十余年,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王应麟《困纪闻》研究
作者:刘方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困纪闻》  考据  影响 
描述:,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困纪闻》被誉为“续古人之慧命,启来之博闻。”它被认为开考据学之先河,在我国学术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着重阐述《困纪闻》在考据方面的贡献
论汤显祖的诗学观与晚明曲批评
作者:黄振林 李雪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学  晚明曲  传奇批评 
描述:集中体现了汤显祖诗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即倡导"意趣神色"的诗学本质观,讲求"字句转声"的曲声律观,和追寻"率性而已"的诗学实践观。
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注》  价值转向  王安石    《郡斋读书志》  《老子》  为道  晁公武 
描述: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①,其所注《老子》,对王雱、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亦一代宗匠也"②。可惜王注《老子》仅前十一章原注尚存,其后注文已散佚
“尊德性”与“道问”: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杨丽娟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道问  理学  教育观 
描述: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