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22)
报纸(228)
学位论文(26)
图书(19)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52)
地方文献 (28)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10)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5)
2012(54)
2008(55)
2001(22)
1998(13)
1994(13)
1988(7)
1987(6)
1986(6)
1965(2)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4)
中国文学研究(2)
贺州晚报(1)
抚州史志通讯(1)
文艺理论研究(1)
戏剧报(1)
人民黄河(1)
黄河建设(1)
桂海春秋(1)
黔西南日报(1)
经典的回音与变调:以《临江仙·梦后楼台锁》赏析为中心
作者:袁宪泼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赏析  变调  《复堂词话》  晏几道  谭献 
描述:已有成果,引为己用。所以这种一个劲儿的夸奖晏几道的话,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原封不动地归还给版权所有者。
云南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两”报告何勇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并发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 季 征 谭晶纯 刘晓颖)昨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以全团和分组的形式,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全团会上发言。秦光荣、李纪恒、白恩培、徐荣凯、王明权、晏友琼、牛绍尧、袁驷、许志琴
李刘保在石门景区调研时强调挖掘文化底蕴彰显生态特色加快建
作者:暂无 来源: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池协) 4月23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李刘保深入贵池区石门景区调研。在听取景区负责同志情况介绍和相关人员座谈发言后,李刘保强调,要深化认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将我市打造
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世乱问洁净身:《草堂之灵》与“学问之道”
作者:秦燕春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度  学问  金石  庄子  洁净  清末民初  文字画  二十年  李瑞清  重子 
描述:《草堂之灵》的作者杨钧(1881—1940,字重子,湖南湘潭人),自号白心,晚号怕翁——这个怕字,即"白-心"二字合字。据说此"怕"非"恐怕"之怕,乃古意"憺怕"之怕(《白心草堂书画金石引》),这一古意,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谓"怕乎无
论陆九渊的“立心”理念及其不用规的教育实践
作者:王佩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 
描述:陆九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授徒,并创办了著名的"槐堂书屋"和"象山精舍"。其办学虽一直"未尝立规",而始终以"立心"为"根本",但它却吸引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切己致思 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为风格
作者:王法贵 王佩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风格 
描述:陆九渊之为形式,主要是指从师亲友、读书考古、学问思辨等方面。其为主张主要有:书不可不信,亦不可必信;书不可束之不观,亦不可泛观;亲师友而不泛从师友。这些主张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陆九渊的为风格:切
“学前”为何变“中”:幼儿园“小学化”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文瑶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幼儿园  小学化  学龄前儿童  加减法  思考  学前教育  家长  老师  王安石  儿童教育 
描述:傲于孩子取得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而孩子们也因此,小小年纪就由"学前"步入了"中".据资深小教老师们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精明,但这种状态到底能持续多久?近日,记者围绕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热议话题
论孙诒让的礼研究与中西政治文化观
作者:陈安金 孙邦金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  文化保守主义  中西文化观  西学中源说  西方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文化  教育思想  政治理想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 
描述:西洋政治学术沿革经过"。(转引自陈守庸,第1-2页)由此可见其关切政治之一斑。在晚清变法浪潮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双重刺激之下,孙诒让开始从纯粹地
“为应是一片欢喜境界”我们还能找回已经丢失的乐趣吗
作者:柳延延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够择到外国去,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为,大多数没钱、没权送子出国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了,它表明今天从上到下对中国教育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