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
作者:高恒天 陈迎年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言行 超越
-
描述:秋》以及他在行动中所彰显的超凡人格精神等,所有这些言行使得他不可逆转地离周礼愈来愈远,直到最后彻底超越周礼,从而对当时的社会转型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孔子赋
-
作者:何朝东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儒教 读书 鲁国 宗师 周礼 为师之道 诗词文赋 孔庙 招贤纳士
-
描述:唤悦编审。改删诗史得奇志,定稿周礼传礼仁。《春秋》字里寻乐,《周易》句间耕耘。招贤纳士三千,唯就七十二人。广说克己复礼,辛苦周礼规矩。只图恢复朝纲,唯求政客正名。君臣父子,上下严定。强调方圆礼路
-
孔子与泰山
-
作者:王鲁湘 来源:中关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登泰山 仁者 象征 周礼 圣山 精神 中国思想文化 人格 鲁国
-
描述:默地瞭望,一位圣人和一座圣山的相逢,便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天幕上永恒定格,成为一个不可企及的境界,占据了一个俯视天下道义的制高点。
-
“礼”“乐”闲话
-
作者:杨会青 来源: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乐 《周礼》 《诗经》 礼仪 音乐 鼓乐 “乐” “礼” 闲话
-
描述:本文阐述了我国“礼”“乐”的历史文化,论述了“礼”“乐”的意义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周礼》中的“礼”“乐”;二、《诗经》中的“礼”“乐”;三、平民的“礼”“乐”;四、流失的“礼”“乐
-
孔子继承“周礼”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
作者:温寒露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承 周礼 孔子 必然性
-
描述:礼是在民俗基础上产生的用以调节和规范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在孔子思想中,礼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和那个时代的思想先知,能够对周礼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继承和革新
-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对王安石的影响
-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礼论 礼论 法制 法制 礼顺人情 礼顺人情 礼思想体系 礼思想体系
-
描述: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
-
“礼”即红包
-
作者:范丽青 来源:瞭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节 典礼 孔子 礼物 周礼 诸侯 斋戒 初一 礼仪 每月
-
描述: 到台湾采访,在我已是第二次了。一是1991年采访“闽狮渔事件”,那是大陆记者在两岸隔绝40多年后的首次赴台采访;二是今次采访国民党“十四全”。两次采访时隔两年,抵台的日子却恰巧在同一天,都是8月12日。而当8月13日记者来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
-
周代宗法制度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关系探析
-
作者:张培国 来源: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 孔子 周礼
-
描述: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 ,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
试析孔子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
-
作者:关银凤 来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民本主义 分封制
-
描述: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民本主义哲学家。孔子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要恢复旧的奴隶制统治,而是打着复古的旗号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孔子推崇的周礼不过是周原上的残余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