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贫下中农是我們評注法家著作的好老师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贫下中农  王安石  工农兵  开门办学  注释  解决问题  阶级斗争  著作  研究历史  路线斗争 
描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在夏家村大队开门办学,和贫下中农的理论队伍并肩战斗,初步完成了《王安石著作选注》讨论稿。这段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工农兵
论清代反儒尊法的思想家龚自珍
作者:戴谦彦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进步思想  地主阶级  林则徐  农民起义  中国封建社会  批判  儒家思想  王安石  统治阶级 
描述: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解体、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
法家沈括在动物学上的贡献
作者:黄祝坚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物学  科学技术史  劳动人民  我国古代  王安石  生产斗争  生物防治  北宋时期  《补笔谈》  形而上学 
描述: 在我们祖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有成就的科学家。北宋时期的沈括(公元1031—1095)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部宝贵的著作。在《笔谈》中,详尽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劳动
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儒法斗争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良镛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法  城市建设史  城防  儒家  新兴地主阶级  几个问题  规划思想  汉书  路线  王安石 
描述: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儒法斗争的几个问题
法家沈括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
作者:褚建业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法家  医药学  科学实践  儒家  王安石  科学活动  北宋时期  文学艺术  自然科学 
描述:艺术、自然科学、历史、
沈括
作者:毛光骅  来源:中原医刊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积极参与  医学家  注重实践  医药学  实事求是  王安石  自然科学研究  北宋时期  人民群众 
描述: 沈括(一○三一——一○九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法家,还是一个科学家兼医学家。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了王安石的变法活动,主张革新,并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在发展医药学方面作出了贡献。沈括注重
谈历史上儒法关于地震灾异问题的论争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震  灾异  儒法  自然现象  王安石  自然界  天人感应  天命  天地  “人定胜天” 
描述: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反映,是地球内部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所引起的,也有的是由于火山爆发、地下洞穴塌陷等所引起的。地震和“星队”、“木鸣”、“薄食”一样,都是宇宙间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也有其准备阶段和内部能量的聚积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变化是缓慢的,其表现为相对的静止状态,可是当地壳内部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就发生地震。
我国法家的光辉哲学思想——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
作者:何祚庥  来源:中国科学A辑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元气论  形而上学  天人感应  自然观  王安石 
描述:有某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正是这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在和儒家的“天命论”、“天人感应论”,宋明以来的“理学”、“心
沈括对我国古代测绘技术的贡献
作者:董鸿闻  来源:测绘通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绘技术  测绘科学  我国古代  地图  守旧派  《梦溪笔谈》  王安石  大地主阶级  契丹  革新派 
描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当时,儒法两家的斗争,主要是以法家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和以儒家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斗争。法家反对兼并,“绝兼并之路”,注重
法家沈括在化学上的成就
作者:吴戟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盐泽  纪载  胆矾  石油  王安石  思想政治路线  自然观  儒法  食盐生产  唯物主义 
描述:唯物主义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今天,坚持用焉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儒法斗争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路线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关系,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党悟,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攀登科学技术的新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几篇文章,是我院的工人、学员、教师,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科学技术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所编写的几个片断。 —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