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伯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描述:其隐喻翻译更是难以找到定量翻译研究的先例。 本文基于纽马克对隐喻翻译的分类方法对《牡丹亭》中伯译本和汪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比了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感恩象山先生 陈柳塑成陆九渊立像
作者:暂无 来源:荆门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云峰)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曾任知荆门军,在荆门留下了他的思想和实践足迹,也为荆门留下丰厚的人文资产。我市雕塑艺术家陈柳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完成了陆九渊立式塑像
沈凤:勇闯澳洲政坛的常德女子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闻回放】 2012年9月的一天,市外侨办主任罗先友偶遇本报记者部主任胡南,闲聊中透露了一个新闻线索:澳大利亚基隆市华人协会会长沈凤正在参与竞选基隆市议员。而沈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德女子,17岁从常德师范学校毕业,25岁踏出国门。作为本土主流媒体,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常德相关的新闻。何况,这位
因写哲学通俗读物《大众哲学》而著称的艾思,一般被认为是我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因写哲学通俗读物《大众哲学》而著称的艾思,一般被认为是我
田曾佩设宴欢迎澳门总督韦
作者:冯秀菊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田曾佩设宴欢迎澳门总督韦
饶颖邀请张铭清明春访台(附图)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饶颖邀请张铭清明春访台(附图)
笔凝浩然气 情深文藻(续)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自我贬损  去国怀乡  王安石  恶劣气候  自然景色  永州八记  《秋声赋》  辞藻堆砌  岳阳楼记 
描述:“体约而不芜” “体约”者,短小精悍也。要惜墨如金,行文力求简明。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读者的时间和生命,使人家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东西。长而空的文章应该禁绝。使文章短下来,报纸才能办活。尽登长家伙,“地大物不博”,是报纸的自我贬损。把稿子弄短,虽然费时费力,但它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礼说”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描述: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论孙逢“原情核理审时度势”的治学思想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四书  完美形象  教条主义  五经  王阳明  立德  繁琐哲学  现实世界 
描述: 生当明末清初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孙逢,在立功无望时,不愿随波逐流,草木一生,便自觉地致力于立德与立言,塑造其封建文人的完美形象。然而,真要是做到这点,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就得发愤读书,认真学习,是乃关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