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代除夕举隅
作者:赵海英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古代  《元日》  新春佳节  王安石  欢乐 
描述: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新春佳节欢乐图:春风送暖,朝阳初升,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换上了新春联;存清脆欢乐的鞭炮声中
续联趣谈
作者:张国良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琵琶行》  王安石  白居易  周紫芝  记载  马青  江州 
描述:据清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王安石读白居易《琵琶行》时,想对其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想了很久没有结果。于是去请教蔡天启,蔡天启说:怎么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呢?王安石连声叫绝。这两个诗句叠起来就是:
家语”与“日常语”
作者:张国鹄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文学语言  王安石  周振甫  学会  写诗  含蓄  情思 
描述:是语言的艺术”,要想学会写诗.就应该学会王安石标举的“家语”(《诗人玉屑》卷六)。何谓“家语”?它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思,时空可以跳动”(周
《九歌》应是九首
作者:李青石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屈原  楚辞  《九歌》  九体辞 
描述:国殇》、《礼魂》二应合二为一。结论是《九歌》属于九体辞,应该由九首构成。
两宋“理学”辨析
作者:王培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理学家  周敦颐  诗歌内容  邵雍  道学  创作主体  朱熹  陆九渊  诗歌题材 
描述: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的涵义进行了
李觏的魂管窥
作者:平飞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描述:李觏一生作诗300多首,虽然不以诗名世,但其魂亦颇耐人寻味。透过李觏感时论世、论史品文、赠友送别、借景抒情、旅居交游、即事咏怀、托物言理等不同题材的,可见李觏诗中内蕴着由现实主义精神、理性批判
东坡悔续菊花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词  菊花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笃.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薮》的体制特点及理论特色
作者:王明辉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薮》  体制特点  理论特色 
描述:展理论;"法、悟、化"三阶段的创作理论;"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并重的审美理论。
以俄译本《红楼梦》译为例谈译应是
作者:詹德华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帕纳秀克  《红楼梦》俄译本   
描述:本文从1958年俄译本《红楼梦》译诗中选取三首作为例子,针对反映在我国俄语诗歌翻译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俄语格律诗的特点,对诗歌翻译中韵律、结构和词语的处理以及相关问题作一点探讨。
古代集句裒谈
作者:朱安义  来源: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杜  王安石  集句词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甫  李白诗  韩愈  文天祥  刘禹锡 
描述:集句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集句起于何时,并无确论。有人认为始于北宋石曼卿;也有人认为,据《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后,鲁哀公集《诗经》句为诔以悼之,实为集句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