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95)
报纸
(131)
会议论文
(13)
图书
(12)
学位论文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5)
才乡教育
(121)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
(76)
2013
(24)
2010
(32)
2007
(9)
2006
(9)
2004
(10)
1999
(22)
1997
(11)
1994
(6)
1992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8)
江西社会科学
(11)
船山学刊
(5)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圆音月刊
(1)
青春岁月
(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
清史研究
(1)
黄山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陆九渊
理气未始相离
和会朱陆
尊德性与道问学
王学统
哲学思想
区别
根本分歧
为学路径
朱陆之辩
理学
宋代
哲学
朱熹
周濂溪
哲学史
太极
哲学研究
哲学范畴
《易解》理学
如来藏
工夫论
朱熹哲学
王学源泉
程敏政
交往
“宗朱融陆”
净明道
吕祖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和会朱陆】搜索到相关结果
463
条
程朱理学与王安石《易解》
作者:
金生杨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解》理学
王安石
程
朱
黄震
描述:
学之功,亦可见《易解》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
朱
陆
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
林镇国
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
象山
现象学
描述:
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
陆
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
对唐君毅谈
朱
陆
异同源流之反思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君毅
朱熹
陆
象山
二程
朱
陆
之争
工夫论
描述:
君毅意旨细腻,分解绵密,虽过多翻折推说,却实为正本清源之举,一扫前人之窠臼弊端。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
朱
陆
交往为线索
作者:
丁国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道
描述:
之会,陆九渊与朱熹首次相识,彼此间切磋学问,
陆
氏之和诗直贯孟子之真生命,表达其“本心”思想以及直契本心之易简工夫;通过解“九卦序”更是提出了一条“使君子身修而天下治”的“易”学工夫进路:履、谦、复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
朱
陆
倾向:[朱熹、陆九渊]
作者:
陈正夫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观
哲学思想
中国
元代
朱熹哲学
陆九渊哲学
描述: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
朱
陆
倾向:[朱熹、陆九渊]
朱
陆
学术考辨五种:[朱熹、陆九渊]
作者:
吴长庚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朱
陆
学术考辨五种:[朱熹、陆九渊]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
朱
陆
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
朱
陆
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明朝前期吴与弼的兼采
朱
陆
之学
作者:
陈奇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兼采
朱
陆
王学源泉
描述:
学。他的学说"实能兼采
朱
陆
之长"。他的学说,通过弟子陈献章、再传弟子湛若水影响了王守仁,成为王守仁心学的源泉之一。
程敏政的
朱
、
陆
“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陈寒鸣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描述:
程敏政的
朱
、
陆
“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矛盾调合 扬弃承传——
朱
、
陆
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
作者:
李锦全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个案研究
海瑞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影响
哲学思想
《
朱
陆
》
描述:
矛盾调合 扬弃承传——
朱
、
陆
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