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73)
报纸(294)
图书(123)
学位论文(84)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12)
红色文化 (84)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87)
2012(160)
2011(147)
2010(114)
2009(132)
2001(42)
1997(27)
1982(40)
1960(18)
1936(11)
按来源分组
湖南政报(4)
社会科学动态(3)
乡镇论坛(2)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刘凝律师先进事迹座谈会召开 王安顺出席并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金可)昨日,本市召开刘凝律师先进事迹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安顺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刘凝律师和从事“徐滔法律服务网”、《法治进行时
云南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召开 秦光荣哲洙李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7日至2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云南省委书记、省长秦光荣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哲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
已在全市666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并开始规划将农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7000多册书刊整整齐齐地码在20个书架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莲池村农家书屋成为当地农民文化“充电”的主要阵地。村民方大姐喜滋滋地说:“现在书屋建到家门口,还免费借阅,看书方便多了,还丰富了我们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记者日前在云南采访时了解到,自2009年全国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经验交流会
输到在更衣室痛哭 结果联盟看笑话 热火为啥这么不受待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时报讯 “热火是大家都想让它输的球队。现在全世界都变得更美好了,因为热火一直在输。”86比87惜败公牛取得四连败后,热火三巨头之一的韦德说。又一次投丢了绝杀球,又一次遭到连败,当感受到联盟的人
庄子对儒家的回应
作者:左国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仁义  齐物  回应 
描述:争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恢复周天子的统治和复兴周礼,并提倡孝悌仁义来达到维护周代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到了战国中期,恢复周天子的统治和复兴周礼都已不可能,然而,儒家学者仍然主张建立以血缘关系
孔子与尧、舜禅让说
作者:马强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尧舜  禅让  周礼  为君之道 
描述:禅让之制历史上多有讨论,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谈论禅让的语句,然孔子是否提倡禅让制度,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孔子赞扬尧舜是为表率为君之道,无半点赞扬禅让痕迹,提倡禅让也是与其正名主张相违背的。
浅析孔子的历史观:以赵盾弑君一事为例
作者:岳文婷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历史观  周礼  道德标准 
描述:在《左传》"赵盾弑君"一事中,史官董狐违背史实,指控无辜者,有失公允,而孔子从维护周礼和道德借鉴的目的出发,对董狐之误持褒扬态度。本文仅试以《左传》中孔子对史官董狐的评价一事为例,来浅析孔子的史学观
“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
作者:张自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克己复礼 
描述:内涵。周礼是融礼之内在精神——敬、诚、忠、信、义与礼之外在规范——礼节仪式为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核"。孔子是周礼之内在精神的捍卫者,反对那种丢弃了"礼"的精神而徒有形式的礼节仪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作者:禹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元帝  王莽  礼制  周礼 
描述:西汉元帝登基以后,实行全面尊儒,以儒家经说为准绳,审视汉初以来的礼制,并将以为不合古制的部分以周礼作矫正。王莽掌政之后,在礼制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元帝以来儒家化礼制变革的进程,如在宗庙礼制方面,禘祫礼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
作者:王晓哲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西部  周礼  民俗 
描述: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有大量遗存,以农事为本的节日庆典礼俗,以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婚俗,以追求生命的诗意生存为本质的游艺民俗,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丧葬礼俗,都遗传着形成先民性格特征的因子,探究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遗存的现状,具有深刻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