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3)
图书(129)
学位论文(89)
会议论文(47)
报纸(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85)
地方文献 (4)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
2013(79)
2012(134)
2011(103)
2010(82)
2008(103)
1984(27)
1980(9)
1960(12)
按来源分组
书目季刊(5)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周礼》合成名词的特殊结构:OV式
作者:刘兴均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词  词法关系  OV式 
描述:。可以推测:《周礼》这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具有存古的性质。
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其推论
作者:张国安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成书年代  编纂性质  周代制度 
描述: ;《周礼》的创构性质意味着《周礼》的编纂 ,在对“周官”追忆体认的肯定中暗含了对其精神的部分否定 ,因为它突出了制度本身的意义 ,这正是今天的《周礼》研究者应该特别留意的地方。
周礼》司法制度中所见的氏族制残余
作者:关晓丽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司法  氏族制  阶级社会 
描述:<周礼>有关司法制度中保留了许多氏族制的残余.其中所载的复仇、发誓、象刑、众惩刑等反映了早期刑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周礼>所记载的司法条文为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
常见古书的合称
作者:暂无 来源:求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南柯记  册府元龟  太平御览  孟子  三易  周礼  论语  周易  礼记 
描述: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梦:《南柯记》、《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四大千:《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五湖四海”解
作者:凡若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绝句  周礼  出处  颜渊  比喻  太湖  洞庭湖  洪泽湖  长荡湖 
描述: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残疾人的就业——中国历代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制度(九)
作者:相自成  来源:中国残疾人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  政策规定  西周时期  中国历史  政策法律  周礼  宫廷乐  法律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  乐之 
描述:残疾人担任的。"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四十人"。曰:"凡乐之歌,
食蟹古今谈
作者:宋淑运  来源:美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蟹  螃蟹  郑玄  膳食  吴中  做法  记载  隋唐  青州  周礼 
描述:国人吃蟹可谓历史久远。《周礼·天官冢宰》篇中就有荐羞之物的记载,东汉郑玄注解: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青州之蟹胥……所谓蟹胥说白了其实就是用蟹做的酱。隋唐以后,又出现了糖蟹和糟蟹的做法。《清异录》载
周礼》中财用物文书制度阐微
作者:孙瑞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代要会  财用物管理  文书制度 
描述:目,经考校对"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目的是以赏罚制约束官府和官吏,以保障财用物文书的真实准确和国家廪库的充盈;另外限定了收受财用物文书的官府和收受的方式。此制度的制定对周代统治邦国、治理官府、节财用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礼耀“讨债”——清理不良资产之上海战役
作者:张华侨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耀  不良资产  中国  工业化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描述:不良资产形成的背后,是各种利益集团的争夺,它反映出中国在向工业化进军中的艰难选择,人们承受了信用恶化带来的巨大痛苦。由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驻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周礼耀经历的各次战役,可见战局
周礼全四层次意义理论的方法与特色
作者:李敬国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四层次意义理论  命题  命题态度  意谓  交际语境  意思 
描述:周礼全四层次意义理论运用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反映人类思维认识进程的正确理论,合理地对复杂的自然语言意义做出了分层理解,创造性地把已有的意义理论运用于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意义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