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贤思齐——刘绍刚书法篆刻展》本周六在淄博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见贤思齐——刘绍刚书法篆刻展》将于12月3日在淄博开展。刘绍刚是当代著名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受业于山东大学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其治学及书法篆刻均得蒋先生亲传。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最近被聘为山东大学
-
“她走了,我的心好痛” ——王益群的故事·六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洪和胜
张淑凤是仙居县政府办事大厅管委会纪检书记。在她的朋友圈中,王益群无疑是最好的一个。
王益群走后,张淑凤特地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一想到王益群,我就禁不住要流泪。因为,我失去了一位相依为伴、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真诚、友善的好同事。她走了,我的心好痛!
张淑凤与王益群经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诗和退场诗之比较
-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诗 开场诗 退场诗 退场诗
-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
庄子对儒家的回应
-
作者:左国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仁义 齐物 回应
-
描述:争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恢复周天子的统治和复兴周礼,并提倡孝悌仁义来达到维护周代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到了战国中期,恢复周天子的统治和复兴周礼都已不可能,然而,儒家学者仍然主张建立以血缘关系
-
孔子与尧、舜禅让说
-
作者:马强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尧舜 禅让 周礼 为君之道
-
描述:禅让之制历史上多有讨论,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谈论禅让的语句,然孔子是否提倡禅让制度,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孔子赞扬尧舜是为表率为君之道,无半点赞扬禅让痕迹,提倡禅让也是与其正名主张相违背的。
-
浅析孔子的历史观:以赵盾弑君一事为例
-
作者:岳文婷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历史观 周礼 道德标准
-
描述:在《左传》"赵盾弑君"一事中,史官董狐违背史实,指控无辜者,有失公允,而孔子从维护周礼和道德借鉴的目的出发,对董狐之误持褒扬态度。本文仅试以《左传》中孔子对史官董狐的评价一事为例,来浅析孔子的史学观
-
“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
-
作者:张自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克己复礼
-
描述:内涵。周礼是融礼之内在精神——敬、诚、忠、信、义与礼之外在规范——礼节仪式为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核"。孔子是周礼之内在精神的捍卫者,反对那种丢弃了"礼"的精神而徒有形式的礼节仪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
-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
作者:禹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元帝 王莽 礼制 周礼
-
描述:西汉元帝登基以后,实行全面尊儒,以儒家经说为准绳,审视汉初以来的礼制,并将以为不合古制的部分以周礼作矫正。王莽掌政之后,在礼制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元帝以来儒家化礼制变革的进程,如在宗庙礼制方面,禘祫礼
-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
-
作者:王晓哲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西部 周礼 民俗
-
描述: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有大量遗存,以农事为本的节日庆典礼俗,以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婚俗,以追求生命的诗意生存为本质的游艺民俗,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丧葬礼俗,都遗传着形成先民性格特征的因子,探究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遗存的现状,具有深刻现实的意义。
-
厉始革典:中国专制君权之萌生
-
作者:李若晖 来源:政治思想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宗法 封建 “专利”
-
描述:西周末年,周礼体制已显现种种弊端,使得西周王朝难以为继。为了维持政权,厉王只能变革周礼,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建立君主专制体制。厉王变革虽然失败,但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