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符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联想 《西厢记》 《红楼梦》 连锁反应 语文教师 牡丹亭 水流
-
描述:锁反应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储备和丰富的联想才能实现。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储备,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联想丰富古诗词教学。[第一段]
-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民族艺术 脚色 牡丹亭 真正意义 五十年代 戏剧人物 西方戏剧 长生殿 职业教育
-
描述:绝非偶然。那么,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之一,其魅力究竟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
由林黛玉欣赏《牡丹亭》所引起的思索
-
作者:钟扬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观众心理 戏曲 演员 贾母 宝玉 戏文 娄江 弋阳腔
-
描述: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
-
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
作者:宋莉莉 来源:山东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西方国家 音乐欣赏 西方国家
-
描述: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
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
作者:阮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的语境 诗词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辨析 知人论 李白 批评方法 王安石 春花秋月 《将进酒》
-
描述: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
古典诗歌欣赏
-
作者:黄国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敕勒歌》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天净沙·秋思》
-
描述:有时简直就是诗。其后,人类越文明,思想越抽象,离诗的境界越远。也就是说,文明开始时,人类只懂形象思维;文明结束时,人类的脑袋已像一架机器,把一切具体的东西分解成抽象的概念了。这句名言的后半部是否正确,要待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去讨论。《敕勒歌》这首名作却使人觉得“文明”的确“以诗歌始”。据《乐府诗集》引述《乐府广题》的话,《敕勒歌》“本鲜卑语”,其后“易为齐言”。坊间不少诗选说此诗为北齐的斛律金所作;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大概仍不十分文明,因此我们勉强把它视为该族文明茫昧期的作品也无不可。无论如何,此诗的作者肯定没有研究过四声八病、矛盾语、反讽或符号...
-
趣味对联欣赏(三)
-
作者:陈家丽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天井 王安石 上联 字数 内容丰富 读后 书圣 词语 古今
-
描述: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
李浩书法作品欣赏
-
作者:李浩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欣赏 书法
-
描述:李浩书法作品欣赏
-
王烈作品欣赏
-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烈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