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69)
报纸(65)
图书(56)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18)
地方文献 (52)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38)
2012(56)
2011(61)
2010(45)
2009(47)
2008(30)
2007(49)
2005(36)
2004(28)
2003(19)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10)
美术观察(9)
百科知识(4)
文史天地(3)
诗选刊(3)
社会科学战线(2)
文艺争鸣(2)
中国油画(2)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以汤显祖《南柯记》与佛教文化为例
作者:庞钦月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佛教  佛教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描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出佛教文化的印记。汤显祖的《南柯记》就是其中之一,《南柯记》中不仅渗透着许多佛教思想,而且其中也引用了一些佛教故事。作品中通过对佛教文化
从泓水之战浅析古代“礼”法精神
作者:操竹青  来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襄公  泓水之战  周礼法律 
描述:现的礼法精神以及我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若干思考。
沈皋京昆戏曲人物油画展
作者:暂无 来源:流行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戏曲人物画  人物油画  牡丹亭  绘画  作品  建国后  动态艺术  剧中人物  创作过程 
描述:即逝的动态艺术固定为色彩精湛的静态绘画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
马路带你看国戏 舞台秘密
作者:马路  来源:大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形式  梁架结构  舞台设计  作品  亮点  意象  场景  风格  场次 
描述:在一场剧目中呈现不同时空,不同风格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
意足不求颜色似 散僧入圣逸趣完:论陈道复“适意”艺术观下的
作者:盛诗澜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观  陈淳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写意花卉  作品  文人画理论  徐渭  王世贞  故宫博物院 
描述:中国绘画史上有"青藤白阳"的说法,用以指称两位以水墨写意花卉名世的明代画家:徐渭和陈淳。这样的排名顺序其实不合常规,因为白阳比青藤早生了38年,按照惯例应该排在前面。肖平先生就曾经为自阳抱屈:"其实,‘青藤白阳’的提法并不合理,因为青藤亦源于白阳,是有了白阳才出了青藤的。"
作家的口才
作者:王玉国  来源:上海企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口才  女作家  梁晓声  中国共产党员  记者招待会  提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品  现场 
描述:》、《豆棚
穿透心理的那一刹那穿透 本能的黄立言与同样本能的作画
作者:杨小彦  来源:美术文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画  穿透  美术馆  作品  本能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广州  性格特征  脸部表情 
描述:我一直觉得黄立言有一种特殊的、无法言明的气质,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油画时,在一瞬间所获得的感受。如果从美院油画系一般的教学标准衡量,黄立言的油画有太多的问题,比如,造型总是不太准确,人物不是过度拉长,就是动作像抽筋式地别扭;脸部表情暧昧,既没有某种可以辨别的性格特征,同时又显然缺
应是“锻剑为犁”
作者:叶乃初 李学军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前苏联  雕塑家  创作  形状  联合国  男子  永久  铁锤  战争 
描述:句:"那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人们把剑铸成犁,用标枪制成镰刀,再看不到流血,再不会去打仗。"
国之重宝 千年重现 北宋《文潞公耆英会图》首次进入国内拍卖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耆英  文彦博  王安石变法  作品  洛阳  故宫博物院  拍卖市场  国内  北京 
描述:专场其中,古代书画专场的领军作品是巨幅北宋遗作《文潞公耆英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