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美玲新角度演绎《牡丹亭》 (图)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邓美玲新角度演绎《牡丹亭》 (图)
-
从互文性角度看英译《牡丹亭》
-
作者:杨梅丽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文本 文本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牡丹亭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attach importance to emotion feminie life and death cultural selection
-
描述: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的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重情 女性 女性 生死 生死 情与理 情与理 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
-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
从传播学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王燕飞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学 传播媒介 传统戏曲 策划制作 美籍华人 载体形式 轰动效应
-
描述:其实在青春版《牡丹亭》被策划制作之前,国内外已经先后有几出引人注意的《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其中包括美籍华人陈士争导演的全本《牡丹亭》。但这几出《牡丹亭》并不以传播昆曲为旨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象山心学:[陆九渊]
-
作者:饶国宾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现代 心理学
-
描述: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象山心学:[陆九渊]
-
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
-
作者:谢元鲤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评价历史人物 齐国 司马迁 歧点 王安石 国主义 历史研究 公孙弘 司马光
-
描述: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谢元鲤确立一个评价孟尝君的标准或原则,是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诚如著名史学家李侃先生所说"原则不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但不等于研究历史可以没有原则和不要原则。"(李侃《严峻的历史
-
从修辞角度看王安石《明妃曲》其二
-
作者:袁津琥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妃曲》 王安石 修辞角度 宋代诗人 王昭君
-
描述:非禽兽而何!”(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六《明妃曲》注引)在范冲看来,王安石这首诗歌简直宣传的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的人生哲学。范氏此论一出,受此影响,后世不少宋代诗歌的选本都仅选了《明妃曲》第一首,而未选第二首。当然历代也不乏为王辩诬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蔡上翔说诗中的“恩”是爱幸的意思,反对范氏的上纲上线;朱自清说“汉恩自浅胡自深”是“沙上行人”的自言自语;郭沫若说这里的“自”字是自己的“自”,而不是自然的“自”;徐仁甫说这里两个“自”字,不但表示恩的浅深是出于汉胡自己,与我无关,而且“自”有“虽”义,在语法上,它根本不是说话的重点所在(以上观点可详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七、《语文续拾》、《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王安石的〈明妃曲〉》、《古诗别解·宋诗别解》等书)。笔者以为这都是对王诗的误解。究其原因在于诸家探寻诗意时...
-
古诗鉴赏题的几个设问角度
-
作者:于海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贾谊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 高考命题 汉文帝 求贤 王安石 古典诗歌
-
描述:自1994年以来,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题。从2002年起,又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题。题量也加大,分值也增多,测试的角度也逐年变化。三年来的高考试题及各处模拟试题,对诗歌鉴赏,命题者也在逐渐加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