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川文化留住我们的根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抚州人引以为傲的临川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赣文化的两大支柱(临川文化、庐陵文化)之一,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为新时期我市展示传统文化
文化惠民的务实之举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在南充的华美演出虽然落幕,但广大市民对它的回味与讨论,仍萦绕耳畔。 《牡丹亭》备受追捧,折射出广大市民对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期许与渴求,也表明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繁荣本土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中国音乐文化入门
作者:张超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描述:本书以历史进程为脉络,介绍了先秦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直至近现代的音乐知识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穿插了乐器知识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和名人逸事,有一定的知识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秦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悠悠国醋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岗位设置  唐宋  微生物  西周时期  酿醋  文化  记载  食醋  周礼 
描述: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江西省乐安县民俗“装故事”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卢芳 杨易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装故事  抬儿郎  打秋千  民俗文化 
描述:从明万历年间起,江西省乐安县湖屏坪村就流传着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装故事",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随着历史的发展,"装故事"由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
“春节”历史一百年刘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11年12月31日,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在这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把年节称为“春节”过,所以从此算起,“春节”一词的历史
历史课程改革中开放型作业初探
作者:杜红侠  来源:长三角(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改  作业形式  手抄报  表现形式  学生  王安石变法  学习能力  陕西省  题海战术  作业模式 
描述:随着新课改在陕西省展开,教学内容和方式都进入全面改革时期。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很必要。过去采用的作业模式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