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2)
学位论文(54)
报纸(53)
图书(28)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4)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
2010(54)
2008(48)
2007(41)
2005(30)
2000(15)
1999(30)
1996(23)
1994(19)
1991(30)
按来源分组
其它(65)
文献(10)
语文知识(5)
百花文艺出版社(4)
中州今古(3)
初中生辅导(2)
福建史志(2)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文艺研究(1)
美文(下半月)(1)
《毛诗正义》与王安石《诗义》:唐至北宋经书解释所展开的相关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我们在阅读《诗经》时,为了查阅解释的权威性,最常参考的是唐代的《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作为"汉唐训诂学"的集大成,不仅在唐代,即使到了清代阮元也把它作为《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之一而使之广泛地流传了起来。
“天与多情”的爱恋,彩云易散的相思:由晏几道的爱情词看北宋
作者:严铭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北宋词人  爱情词  爱情词  婚外恋  婚外恋 
描述:论述了晏几道与歌妓绵邈真挚的的恋情,说明了北宋词人与歌妓们的爱恋是社会思想比较解放以及婚姻自主意识和反抗礼教愿望的文化生活体现,由于社会上的各种道德禁律以及词人与歌妓间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阻隔,词
范式转移:宋儒新经学形態之确立
作者:楊世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王安石  人之道  宋儒  中庸  四害  儒家经典  道德性命  北宋  二程 
描述:归之于周敦颐。其实周敦颐在北宋时期影响非常小,二程与他的师承关系也令人怀疑。相反,王安石的成就和影响要大得多,在这方面的著作主
宋代《尚书》学文献述评
作者:王小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今古文  禹贡  王安石  文献述评  北宋  著作  南宋  辨疑 
描述:见宋人研究《尚书》的盛况。而据笔者搜罗历代书目著录资料统计,宋代《尚书》学著作有近500种(包括单篇),较
解读黄山谷木兰花令
作者:劉尚榮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山谷  郭祥正  太平  北宋  王安石  主人  翰林  神仙  宋人  吏部 
描述:"其后复窜易前词云:"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坐席。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江山依旧云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古代廉吏拒贿术
作者:李俊主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吏  北宋  古代  王安石  政治家  清廉  明代  苏轼  宝贝  行贿 
描述: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深入反腐倡廉的今天,重温一些古代廉吏的拒贿法术,对于我们弘扬为官清廉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当不失为一剂良药。
陆游四题
作者:宋志坚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陆佃  王安石  范成大  孙子  北宋  南宋  科举考试  秦桧  司马光 
描述:关于陆游的祖父陆游是南宋时的文学家,陆佃是北宋时的政治家。然而,很多知道陆游的人并不知道陆佃,当然更不知道陆游还是陆佃的孙子。陆佃曾"受经于王安石",王安石也很赏识陆佃的才学。新政实施之时,他就征求
偏执的王安石
作者:岳晓东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司马光  中国历史  宋神宗  偏执人格  皇帝  北宋  不择手段  士大夫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到公元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的16年间,王安石及其追随者
王安石变傻
作者:林丹  来源:大科技(百科探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变法  司马光  青苗法  契丹  政府  均输法  皇帝  农民 
描述:□雄心勃勃的变法公元1067年,北宋第六位皇帝——宋英宗——登上皇位。这个20多岁即位的年轻皇帝对自己刚刚继承来的王朝满怀忧虑。北宋多年来久为契丹骚扰,虽有百万之众的军队却难阻契丹的南下铁骑。国内
褒禅山上谜对谜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