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
作者:施丁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范祖禹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熙宁 魏晋南北朝 主编 史学 治平 胡三省
-
描述:今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家司马光(字君实,1019-1086)逝世九百周年.纪念司马光,不能不谈他主编《资治通鉴》(下称《通鉴》)之事.他出色地完成主编《通鉴》的任务,有多方面的主观与客观的因素
-
《周亮工全集》序
-
作者:蒋寅 来源:书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全集 序 文集 博学
-
描述:斋,顾世多称其号栎园先生。其先世自金陵徙临川之栎下,
-
袁枚集外诗文十九篇考释
-
作者:赵厚均 来源:文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 考释 诗文 书札 王英志 文献 序文
-
描述:九通考释》④、《袁枚集外书札六通考释》⑥,得其书札58通,为袁枚集外作品搜集做了有益的补充。近来泛览文献,犹有所得,略依其作年适录如下,其不明者置后,并就有关人事略作考释。
-
性灵派研究的开山之作:王英志《性灵派研究》评述
-
作者:胡传淮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王英志 开山之作 离异家庭子女 张问陶 不良情绪 心理防卫 袁枚 性灵诗 文学史
-
描述:清代是我国古典诗歌最后一个光彩照人的时代,以其众多的诗人、纷繁的流派、丰富的内容、变化的风格开创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在诸多清诗流派中,性灵派是最能代表“清诗”面目的、最有价值的流派。但是,目前海内外对性灵派的整体研究还是一块空白。最近,著...
-
展示清诗的风采与魅力:读王英志《新编清诗三百首》
-
作者:张仲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诗 诗三百 中国诗史 唐宋 心理准备 清代诗人 新编 钱钟书 袁枚 读者
-
描述: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看来,二子总
-
灵性的聚合和性灵的歌唱──评介王英志著《袁枚暨性灵派诗传》
-
作者:陈玉兰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性 性灵 王英志 评介 诗传
-
描述:王英志所著的《袁枚暨性灵派诗传》全面探讨了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的文化倾向与审美特征,也介绍了性灵派有代表性的诗人,并对其诗作进行了选注。
-
揭傒斯全集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诗四大家 四库全书总目 虞集 诗歌创作 基本风格 清新自然 元代 社会现实 全集 四杰
-
描述:的评论较为恰当。“清丽婉转,别饶风韵”,“神骨秀削,寄托自深,要非嫣红姹紫徒矜恣媚者所可比也。”他的诗歌创作可根据其生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四十岁以前或居家守贫耕读,或四处漫游奔波,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疾苦的篇章。四十岁以
-
本刊原主编刘绍宽先生逝世
-
作者:赵良河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突出贡献 主编 中国数学会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教育 北京市 许昌市 高中数学 中学数学教育 报刊社
-
描述:本刊讯:本刊原主编刘绍宽先生于2009年3月19日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73岁.刘绍宽先生1936年生,北京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毕业,曾在河南许昌市中学任教多年.1983年调河南教育报刊社,曾任
-
努力做好《章太炎全集》的校点工作(下)-读《章太炎全集》第
-
作者:张文质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太炎 说文 引文 春秋左传 引号 全集 十三年 删节号 体例 周礼
-
描述:申又为暴虐也。(《杀敌为果》条)
-
《周亮工全集》评述
-
作者:彭庆生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全集 出版工作 明末清初 古籍整理 开封市 中国印 绘画史
-
描述:一种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但向来目为小技,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自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梁庾肩吾《书品》之后,为画家、书法家立传者,历代皆有专著。然而,篆刻虽具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却从来无人为篆刻家立传。周亮工所撰《印人传》,是我国篆刻史的开山之作。是书凡三卷,计收许友、文彭、何震、金光先等人传记68篇,并附有《印人姓氏》61则。《赖古堂印谱》四卷,乃周亮工所藏印章汇集,马衡先生称其“去取至为精审”(《凡将斋金石丛稿》卷八《谈刻印》),《四库撤毁书提要》称其“至今为篆刻家模范”,非虚誉也。该书所录者,除姓名字号印章外,多为闲章。这些闲章的文字,大多为《诗经》、《论语》、《庄子》、《楚辞》、《世说新语》、史书及古代诗词中的名言俊句。这些闲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用以明心励志、陶冶性情,如“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