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主旨说演变研究
-
作者:吴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牡丹亭》主旨说演变研究
-
保障网民合法权利应是执法主旨
-
作者:暂无 来源:鲁中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保障网民合法权利应是执法主旨
-
稳定与扩张仍应是中国经济政策主旨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稳定与扩张仍应是中国经济政策主旨
-
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
-
作者:郑力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秋声赋》 晚年思想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离骚》 育苗法 《九辩》 《新五代史》 忧患意识
-
描述: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郑力戎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对于这篇赋作的艺术造诣及其在赋史上的开拓性的重要地位,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给以肯定和赞扬。而对它的思想内容
-
关于苏轼《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
-
作者:王水照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达道 基本精神 道书 免役法 系年 反变法派 墓志铭
-
描述: 苏轼《与滕达道书》是表现他政治态度的重要书简,常为一些研究论著所引证。曾枣庄同志《苏轼〈与滕达道书〉是‘忏悔书’吗?》一文(《载本刊1980年第4期),就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和“基本精神”乃至苏轼在司马光当政时是否改变了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等问题,对我和其他一些同志的看法,提出了
-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
描述:话语系谱中,确能曲折地反映出传统新儒家教化主旨的深刻变迁.
-
应是绿肥红瘦:谈《归去来兮辞》的主旨教学
-
作者:赵光才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主题 教学 探讨 心灵自由
-
描述: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
-
《游褒禅山记》的构思艺术
-
作者:朱开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成功原因 核心环节 游览 构思艺术 作者 游记 褒禅山 有机整体 主旨
-
描述:一次不得极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末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
-
《鲁颂·驷》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
作者:姚小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春秋时期 出土文献 军事力量 文化意义 复兴 主旨 成就 辨析
-
描述: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辨析,指出《鲁颂》中《駉》篇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并指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证明《鲁颂》当为《颂》诗一部的根据所在。
-
含蓄委婉的劝学篇章——曾巩《墨池记》导读
-
作者:诸定国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勤学 含蓄委婉 叙述 文章 书法 佳作 介绍 艺术特点 主旨
-
描述:古人勉学,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巩的《墨池记》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这篇小记虽然写于九百余年前,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去认真一读,仍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