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97)
报纸(1258)
学位论文(40)
图书(39)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74)
地方文献 (33)
才乡教育 (17)
宗教集要 (14)
红色文化 (8)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5)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235)
2013(163)
2011(253)
2010(444)
2009(254)
2007(135)
2006(92)
1997(75)
1995(77)
按来源分组
其它(81)
博览群书(8)
人民日报海外版(5)
今晚报(4)
江南晚报(3)
廊坊日报(2)
江淮时报(2)
语文世界(2)
老年日报(1)
文化艺术出版社(1)
内容的评价
作者:胡国瑞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统治阶级  王安石  惠州  政治  封建社会  苏轼    岭南  艺术成就 
描述:左"的思潮
杜甫不是题画的首创者--兼论题画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刘继才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  产生与发展  杜甫  山水画  咏物诗  发展概况  绘画艺术  胡应麟  题壁  唐代 
描述:,并无一篇唐以前的作品。明代胡应麟在《
苏东坡乱改咏菊
作者:观察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菊花  《警世通言》  落黄  秋霜  书桌  王安石  黄花  西风  地铺 
描述:《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到王安石家里去,看到书桌上有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认为这两句诗都是乱道。因为黄花(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最能
也谈《木兰》的时代和主题
作者:许善述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  木兰从军  孔雀东南飞  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  胡应麟  焦仲卿  诗歌史  北朝民歌 
描述:《木兰》和《孔雀东南飞》同为“乐府双壁”,异曲同工,后先辉映.胡应麟《薮》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可见,《木兰》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但对它产生的时代
新发现的晏殊佚
作者:谢先模  来源:争鸣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发现的晏殊佚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爱国与画的关系
作者:张白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  爱国  与画  现实主义  欧阳修  唐诗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山水画  “诗中有画” 
描述: 一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
略谈苏轼和韵的思想意义
作者:陈遇春  来源: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思想意义  政治理想  儒家思想  王安石  天道自然  唯物主义  北宋王朝  现实生活 
描述:一。其中除一般的应
马致远《汉宫秋》与元淮
作者:罗慷烈  来源:集萃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马致远《汉宫秋》与元淮
杨诚斋特色试探
作者:熊大权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诚斋  江西  吉水  读后  遗产  宋高宗  唐人  王安石  续集  师法自然 
描述: 杨诚斋(万里,江西吉水人)的,在南宋当时以至后世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杨诚斋体”,并与王安石、苏东坡、黄山谷等人的诗体并列。但是,对于这位诗人的评价,自清代以迄今日
王安石《登飞来峰》考辨
作者:蒋益 屈光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王安石  绍兴市  秦观  考辨  灵隐寺  中山大学  高塔  资治通鉴  杭州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历来脍灸人口,传诵不绝。但所咏何地?成何时?释者往往各执一辞,竟至影响到对该意义的理解,不可不稍作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