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如何认识共鸣现象
作者:张振宁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鸣  文学欣赏  区别  特殊现象  共同性  运动形式  特殊性  理解  牡丹亭  认识事物 
描述:》)。
“新郎新娘”之“娘”字作何讲?
作者:柴福香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娘  理解  年轻妇女  青年女子  新华词典  毛泽东  汉语词典  基本的  牡丹亭  中学教师 
描述:“新郎新娘”之“娘”字作何讲?
陆九渊哲学的解释学意义
作者:刘雪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解释学  六经注我  方法论解释学  本体论解释学  本心  理解  实践 
描述:实践伦理学的特征。 1、陆九渊哲学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伦理哲学,其所有本体论和认识论只有放置于伦理视角中才是可以理解的。 2、陆九渊的伦理哲学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吴正和他的诗
作者:黎焕颐  来源:诗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港  上海  礼貌  对话  品格  理解  介绍  黄鹤  签名  传送 
描述:快十年了——大约是一九八二年吧!上海的一位朋友向我介绍吴正:说他酷爱诗。并说:"你送他一本诗集如何?"我慨然把《春天的对话》签名由其传送。然而,黄鹤一去渺如也。吴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不佳:不懂礼貌。心想:或许吴正认为我对他有所求才尔?其实,我何求哉!颇悔轻信友人的介
金陵十二钗应是三十六人
作者:朱淡文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庚辰本  眉批  标点法  红楼梦研究  理解  新语  八合  问题  小说 
描述: 金陵十二钗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是六十人?这问题是因对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的一条眉批理解不同而引起的: 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譬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谈鱼雁传书——补白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鲤鱼  书信  典故  信使  宋代词人  古代作品  汉乐府  清平乐  晏殊  理解 
描述:“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是宋代词人晏殊在《清平乐》中的两句话。在古代作品中,常用“鱼传尺素”和“鸿雁传书”的典故,似乎“鱼”和“雁”是传书递简的忠实信使。应怎样理解这两个典故
《伤仲永》教学谈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
连加12次应是13个加数相加——答胡化安同志
作者:刘乾坤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加数  相加  次数  胡化  加法  理解  珠算  出现  夏用  解答 
描述:“924+924+924+……+924”,连加12次,是12个924相加呢,还是13个924相加呢?我认为是13个924相加。其理如次: 一、“连加12次”指的是加的次数,而不是指加数出现的次数,所以不应理解为12个加数相加。
《游黄山记》等游记中的疑难漫议
作者:俞越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记  褒禅山  黄山  石钟山  疑难问题  柳宗元  峰顶  古文运动  理解 
描述:在《游黄山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教学中,遇上了以下几个疑难问题。回答这些疑难问题,也许对教学有所裨益,因而试议如次:
书面语歧义浅探
作者:吴新华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歧义  书面语  随园诗话  遗留问题  理解  王安石  客观基础  流通领域  省略  李白 
描述:指明皇白龙池召李白而言船舟也。《明道杂记》以为:“船,衣领也。蜀人以衣领为船。谓李白不整衣而见天子也”。青莲虽狂,不应若是之妄。东波《赤壁赋》:“而吾与子所共适”适,闲适也。罗氏《拾遗》以为:“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