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密簋与西周乡遂制度——附论“周礼在齐”
-
作者:张懋鎔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西周金文 周礼 齐国军事 西周晚期 遂人 铭文 可靠性 青铜器 军队
-
描述:二文,发现此铭关涉西周军制,有助于解决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西周乡遂制度,从而证实《周礼》的可靠性及其成书之早,其意义远在原估价之上.故再赘言几句,祈请海
-
星之殇
-
作者:张婷 来源: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 天空 书写工具 青铜器 成长 王安石 现实 摇钱树 创伤 读者
-
描述:谁说时间是疗愈精神创伤的最好的医生?岁月的激流永远不会把沉重的悲哀洗干净。——题记
-
释《司尊彝》
-
作者:黔容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综合研究 全过程 青铜器 鸡彝 铜器群 共名 酒器 考古学家 周礼
-
描述:的全过程和用器的问题,那就必须结合祭仪和青铜器来考虑。裸用彝,献用尊,舟随彝用,罍随尊用。彝与尊之为器用,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彝是祭器的共名,尊是酒器的共名;狭义的:二者同为盛酒器。这里所用是狭义
-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上)
-
作者: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侯乙墓 青铜礼器 青铜器 身份地位 出土文物 礼制文化 用鼎制 九鼎 战国时期 周礼
-
描述: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数量众多,青铜重器除编钟之外,礼器精品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体现出其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极高水平,再现了曾国的悠久历史和厚重
-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下)
-
作者: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侯乙墓 青铜礼器 青铜器 祭祀活动 周礼 随葬品 铭文 青铜铸造 重器 花纹
-
描述:祭器用器与组合形式《周礼·秋官·掌客》曰:"侯伯四积,皆胝飧牵。再问皆修。飧四牢,食三十有二,簠八,豆三十有二,二十有八,壶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腥二十有七,皆陈。……夫人
-
“天室”应是以祖配天的明堂庙室
-
作者:张赞恭 来源:河洛史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堂 中州古籍出版社 《白虎通疏证》 周武王 古史研究 《周礼》 《礼记》 先生 刘晓东 青铜器
-
描述:的“天室”译释为远离成周的太室山(亦称嵩山)。此后,我省有些学者也跟着这样解释②。笔者通过对《周礼》、《礼记》、《白虎通疏证》等古籍的学习和研究,认为蔡先生将“天室”释为太室山是不正确的。正因为蔡先生所说“天亡簋铭和《度邑解》中的‘天室’一词,是正确理解武王定宅典礼活动的关键”,所以,笔者即认为很有必要将“天室”一词的真实含义讨论清楚。[第一段]
-
扶风庄白(戈冬)墓族属考
-
作者:辛怡华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师氏 西周年代 《周礼·地官》 青铜器 瓦西里耶夫 “子” 李学勤 成周 西周中期
-
描述:字体,把此墓定为穆王时期,认为(戈冬)是墓主①.本文在上文基础上,对墓主家庭、族属及伯雍父其人作一探讨,以求教大方.
-
周礼末崩僭越在先:董家村、庄白、杨家村三处窖藏铜器组合所反
-
作者:李佳楠 段德新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窖藏 中晚期 西周社会 礼制 单氏家族 青铜器 周礼 组合 铭文 贵族
-
描述:处窖藏的基本情况董家村窖藏、庄白窖藏、杨家村窖藏是建国以后宝鸡地区发掘的三处影响很大的西周铜器窖藏。这三处窖藏不仅出土器物数量大、品相好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五祀卫鼎、九祀卫鼎、卫、、墙盘、盘
-
楚国“旆布当釿”布币浅释
-
作者:田福铿 武时良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币 淮北市 铸造 楚国 博物馆 铭文 出土 相山 战国时期 流通地区
-
描述:之品也。”因而,是较珍贵的一种古布币。对于这种布币的铸造时代、流通使用的地区,尤其是它的铭文,“诸家聚讼,迄无定论”,论者意见不一,悬殊甚大,如曾有认为它是王莽时代的货币。
-
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
-
作者:古运泉 邓宏文 来源: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址 下环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简报 文化层 海湾 珠海市 出土 马头山 口径
-
描述:带避风性能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棠下环遗址于1992年发现,在地面采集到大量夹砂陶片、青釉瓷片等遗物。由于取沙,使部分遗址遭破坏。据探查,遗址沿马尾东南坡以东北至西南向呈条带状分布,总面积逾12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