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秦墓出土遣册量少的原因
-
作者:杨志飞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墓 遣册 周礼
-
描述:目前发掘的楚墓、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遣册.而秦墓中却很少发现.究其原因,遣册是周代丧葬制度的内容,秦未从根本上接受周的礼乐文明,未严格遵循周礼关于丧葬的繁琐规定,故秦墓很少有遣册出土.
-
从出土文献看上古医事制度与正负数概念
-
作者:邹大海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算数书 医事制度 正负数 秦汉法律 出土文献
-
描述:出现先进的正负数概念,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与依法治国的需要相结合的结果。
-
楚国“旆布当釿”布币浅释
-
作者:田福铿 武时良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币 淮北市 铸造 楚国 博物馆 铭文 出土 相山 战国时期 流通地区
-
描述:之品也。”因而,是较珍贵的一种古布币。对于这种布币的铸造时代、流通使用的地区,尤其是它的铭文,“诸家聚讼,迄无定论”,论者意见不一,悬殊甚大,如曾有认为它是王莽时代的货币。
-
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
-
作者:古运泉 邓宏文 来源: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址 下环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简报 文化层 海湾 珠海市 出土 马头山 口径
-
描述:带避风性能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棠下环遗址于1992年发现,在地面采集到大量夹砂陶片、青釉瓷片等遗物。由于取沙,使部分遗址遭破坏。据探查,遗址沿马尾东南坡以东北至西南向呈条带状分布,总面积逾12000平方米。
-
古代货币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
作者:喻明高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货币 货币制度 西周墓葬 周礼 互相补充 铸币 考证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出土
-
描述:殊思想感情作出的“考证”以及治学方法作为前人研究成果接受下来。这是不利于古代货币考证工作
-
楚“几”研究:从包山二号楚墓拱形足几谈起
-
作者:王育成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墓 中国古代 拱形 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遣策 出土 重要价值 周礼
-
描述: 《包山楚墓》公布了1986年11月湖北考古工作者发掘包山楚墓的全部发掘资料,并附有26篇学术研究论文。对研究战国考古、文物、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篇小文即是在其出土物的启示下所形成的,这里先从包山二号楚墓所出的漆髹拱形足几的名称谈起,兼对其它楚墓古几与中国古代
-
说虎臣与庸
-
作者:王祥 来源:考古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蓝田 出土 奴隶主 西周社会 西周金文 奴隶制 周礼 左传 郭沫若 先秦
-
描述:1959年6月,陕西蓝田县南5华里许的寺坡村,发现了十几件西周铜器。共为两组,一组作器者为询,一组作器者为弭伯或弭叔。这两个人所作器,都在北宋时代已经出土过;而弭伯的器在宋代也都是出土于蓝田
-
《周礼》伪书说商兑
-
作者:曹毓英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铜器铭文 伪书说 西周晚期 出土 考古资料 文字资料 青铜 诸侯 职官
-
描述:而且同一内容的文字在青铜铭文中可以多见。所以,对《周礼》伪书说可以重新提出商榷了。这里暂以
-
观古杂咏
-
作者:陆懋德 来源:西北学术 年份:194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南 出土 连城 玉璧 周礼 月样 纯白 美玉 价比 拓片
-
描述:郑鹤先生出示所藏玉璧,河南出土,共五枚,纯白瑕,实光焕发,两面刻榖文,周礼所谓榖鐾是也.月样团团争皎洁.榖文粒粒琢磨。瑕美玉传千古.价比连城也未多。
-
“甬钟”正名
-
作者:党士学 来源:文博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博物馆 秦俑 秦始皇陵 试掘简报 兵马俑 铜器 出土 陈列室 陕西 周礼
-
描述: 在秦俑博物馆和陕西省博物馆,各陈列着一件似钟似铃的铜器(见图一),该器物出土于秦俑一号坑,《秦始皇陵东侧第一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①将此铜器定名为"甫钟",简报说:"甫钟2件,形状相同。分别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