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
-
作者:丁昌萍 来源:科学咨询(下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模式 教材 学生 中介 教师角色
-
描述:本文在对教育模式的回顾中,凸现新课程的理念,提出“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这一命题;再以最能体现传统英语教学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例,试着论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英语教师“中介”角色的定位。
-
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应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
作者:陈梅香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会学习 学生学习 素质教育 文盲 教师 受教育者 教育改革 教会 知道 境界
-
描述:的学习是终身学习。在校期间,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也不仅是为了知识而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学"。如果没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即使知识再多,面对高技术的信息时代,也将成为无力应变的"现代文盲"。终身学习
-
语文教师应是学生索取知识和思想的河流
-
作者:顾家科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学生 民族素质 素质教育 河流 知识 民族命运 创新精神
-
描述:文教师,过去我们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过去正确,现在也不错,我以为“语文教师应是一条流淌的河。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教师。一要
-
新课程下的学生应是什么角色——特级教师贺诚与《难忘的一课》
-
作者:郎明仙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小学 语文教学 学生 角色定位 贺诚 《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特级教师
-
描述:学生是探究者 贺老师整堂课采用的是框架设计,即在不封闭的一个框架范围内,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方式、手段、反应,来追求教学目标的发展。 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
-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
-
作者:暂无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过程 学生 教学过程 教材教学 其他学科 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
-
描述: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和教材教学与应试衔接的脱节,使学生对语文的态度由困惑而平淡,由平淡而生厌,兴趣日减。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逐步走向一个尴尬的境地:除考试时间远远长于其他学科外,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
-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
-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标 教育模式 学生 新课程 英语教师角色 教材 当代西方 中介作用 文艺批评 教育发展
-
描述:纵观近、当代西方的文艺批评,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阅读,抑或交流,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作家转移到作品;一次是从作品转移到读者。这两次的转移意义深远。对照我们的教育发展,可以看出:古代的《四书》、《五经》的教育模式,近似于对孔子(作家)的阅读和注重;《新课程》以前的教育模式,特
-
学生交友“六戒”
-
作者:许淦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交友 学校 交朋友 友谊 帮助 品德不良 古代小说 辩证分析 王安石
-
描述:学生交友“六戒”
-
教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
-
作者:吴民益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第9册 教师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苏教版
-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
-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作者:都玲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水平 教学实践 学习经验 成长历程 刘绍棠 叶文玲
-
描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少数的语文尖子,问其学习经验,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还了解一些名人作家的成长历程,如:刘绍棠、叶文玲
-
大师与个性学生
-
作者:孟祥海 来源:可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曾棋 西南联大 学生 个性 沈从文 金岳霖 周礼全 大师 朱自清 记笔记
-
描述:大考。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