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辞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典 文化 形容词 修辞手法 王安石 “绿” 动词 词作
-
描述:[词性混用]诗的修辞手法之一。指本来作形容词或名词的用来作动词,或名词作形容词用等。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
元大都多族士人圈的互动与元代清和诗风
-
作者:刘嘉伟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萨都剌 少数民族 文化互动 元代 汉族士人 元大都 虞集 色目人 主导性 元诗四大家
-
描述:涵醇茹和、笔触工润。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促成了诗风的新变。
-
元代上都崇真宫的文学活动考论
-
作者:刘宏英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崇真宫 文学活动 元代 道士 上都 万寿宫 文人学士 元世祖 虞集 宗师
-
描述:元代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大都,一个是上都。元世祖在两个都城分别建立崇真宫作为道士活动的场所。崇真宫即崇真万寿宫,是元世祖赦建的。
-
海内孤本 书画两绝 元代画家何澄的《归庄图卷》
-
作者:闫立群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归庄 陶渊明 中国绘画史 持续发展 吉林省 柯九思 海内 题跋 博物院
-
描述:元代是我国绘画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元代初年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为数不多。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归庄图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件元代画家何澄的传世珍本,它被中国绘画史专著列为元代著名画迹。这一绘画长卷
-
西安曲江元代张达夫及其夫人墓发掘简报
-
作者:张小丽 朱连华 赵晶 王小朋 王志勇 孟博 穆毅勃 罗小信 张红仓 党晓婷 来源:文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安地区 元代 墓葬形制 墓志 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 历史研究 青花瓷 白瓷 实物资料
-
描述:1339年),M5的年代略晚于M6。两墓的发掘为西安地区元代考古和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元代隐逸画家王蒙《青卞隐居图》研究
-
作者:贾峰 屈健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元代 创作背景 作品 黄鹤 明代 空间分割 皴法 评价 技法
-
描述:图冠以"第一"的评价中.不难看出《青卞隐居图》在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青卞隐居图》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那时,王蒙已是第二次隐居黄鹤山中.他一生都在隐逸与出仕之间做着思想斗争。在黄鹤山中隐居二十余年后,他又出
-
汪榕培英译《邯郸记》的文化传输:以目的论为视角
-
作者:杨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文化 文化 目的论 目的论 纪实翻译 纪实翻译 工具翻译 工具翻译
-
描述:授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莱斯(Reiss)、汉斯·弗梅尔(Hans Vermeer)和诺德(Nord
-
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本为例
-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文化 文化 美感 美感 “三美”原则 “三美”原则
-
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衡量。三位《牡丹亭》译者权衡利弊,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三个译本,使西方世界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精致生活。
-
鸽与禅林:漫谈禅鸽文化
-
作者:钱邦伦 来源:中华信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禅宗 文化 佛教寺院 金山寺 宝光寺 工程
-
描述:为僧院,精舍招提
-
十八岁的文化使者
-
作者:郑恩波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刘绍棠 辅导员工作 社会工作 使者 文化 中文系 大学生 北京大学 作家
-
描述:郑恩波新著《刘绍棠传》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先选用其中的一节,以飨读者。望各出版社把即将出版新书的短小精采章节寄给我们,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