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怂恿”应是中性词
-
作者:周继祥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贬义词 中性词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 感情色彩 新闻业务 写本书 鼓动 解释 修辞
-
描述:,没有他的怂恿和敦促,我大概不会去写本书开头那些篇文字的。(《<语法·修辞·作文>后记》),这里的“怂
-
试论训诂精当之要诀
-
作者:赵步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古代汉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词义 训释 判断词 训诂 战国策 王安石 修辞
-
描述:义和词与词的关系。一般的说,若是未发现前贤训释与文旨不通或欠妥,就不必以己之见否定事实。譬如:王力先生就否认在上古(公元三世纪以前)汉语中是为系词(判断词),而事实恰相反:
-
陈三立诗歌散论
-
作者:胡迎建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三立 散论 诗歌 散原 陈宝箴 戊戍变法 吴宗慈 句法 西山 黄山谷
-
描述:一、关于陈三立的生平及思想 陈三立(1852—1936),字伯严,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儿子,早年曾助其父在湖南创立新政。戊戌变法后,他父亲因举荐“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光弟、杨锐
-
陆学的立世精神
-
作者:姜广辉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学 立世精神 陆九渊 哲学世界观
-
描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又九龄尝于窗下读程颐《易传》,至“艮其背”四句,反复诵读不已,陆九渊偶过其前,九龄问他:“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回答:“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无物.”对于不易索解的《易经》艮卦卦辞,少年陆九渊作了一种似曾熟玩的透彻解释.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忽大省悟,说:“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又
-
应是“徙木立信”
-
作者:谷士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社 中国史 徙木立信 书评
-
描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说中国史》(上)(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中有这样一段活:有个成语叫徒木立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时商鞅为了让百姓信服听从自
-
白鹿洞书院:为天地立心
-
作者:彭治国 壹图 全景 来源:优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陆九渊 江西 王阳明 立心 周敦颐 理学家 程朱理学
-
描述:外面的喧嚣全是外面的,在这样的书院里,尤其在夜晚,盯着书院的某一块看,也许能看到鲜活的生命,看到历史深处的光芒。
-
一字立骨,“伤”及全篇
-
作者:叶丽丹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普通人 文章题目 情感 作诗 文学家 政治家 字里行间 文字 全文
-
描述:《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传世名作,它以极其精炼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一个旷世奇才的陨落之路。纵观全文,没有一句是抒发情感,更无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一、寓"伤"于题文章题目是"伤仲永",题目中的
-
试谈刘绍棠小说的修辞美感
-
作者:邓海云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
-
反义词语的两种修辞作用:浑括和相反相成
-
作者:陈淑静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义词 修辞作用 正言若反 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淡妆 张先 对立两极 吴澄 语言
-
描述: 提到反义词语的修辞作用,人们会马上想到用以构成对比,对偶(反对)、反衬、反语和仿拟等等,对浑括和相反相成却不大注意。但是,它们在语言实际中却很常见,而且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因此应予以重视
-
“诚之旅”信用旅游亮相山西
-
作者:王昕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相山 旅行社 个人理财业务 旅游市场 民生银行 后市民 诉讼方式 旅游管理 质量问题 保管期
-
描述:“诚之旅”信用旅游亮相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