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
中国音乐文化入门
-
作者:张超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
描述:本书以历史进程为脉络,介绍了先秦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直至近现代的音乐知识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穿插了乐器知识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和名人逸事,有一定的知识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秦礼制文化研究
-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
描述:秦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
-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和
-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
【悠悠国醋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岗位设置 唐宋 微生物 西周时期 酿醋 醋文化 记载 食醋 周礼
-
描述: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宝鸡旅游文化品牌
-
作者:任永强 李鹏浩 来源:陕西发展和改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文化品牌 宝鸡市 文化优势 旅游 地方特点 文化底蕴 《周礼》
-
描述: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宝鸡市文化底蕴厚重,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和记载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用军魂铸就精神高地——从江县人武部弘扬传统开拓进取建新功纪
-
作者:暂无 来源:黔东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是我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61年来,从江县人武部以“弘扬传统励斗志,开拓进取建新功”为目标,在少数民族集聚、边远贫困的月亮山下创造了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
-
梅雪竟开春自来:细说传统除夕佳节的生动处
-
作者:古镜 来源:华章(初中读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除夕 春节联欢晚会 民族特色 《元日》 岁时节令 三十年 王安石
-
描述: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被誉为岁时节令诗之冠,它写出了人们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张贴春联的欢庆景象。
-
“板凳龙”背后的文化徽州
-
作者:潘婧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龙 板凳龙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宗族 宗族 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
-
描述:民俗事象得以传承延续亦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最后,试图透过研究“板凳龙”这一民俗事象,解读其背后徽州社会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为什么是牡丹亭(为什么是·寻找文化强国密码)
-
作者:周飞亚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版式设计 蔡华伟
一台《牡丹亭》,从传统版到青春版,从厅堂版到实景园林版,水袖飞舞间,六百载意蕴不变。
让人抚掌惊叹的,不只是其委婉绮丽的风格,更源自这部昆剧旺盛不竭的生命力。哪怕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