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文灏\林斤澜沉默是金
-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翁文灏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林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林斤澜
-
刘绍棠的巧比妙喻
-
作者:康家珑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女学生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共产党 照片 作家 真实 条子 文学创作 党性原则
-
描述:,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当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念完以后,刘绍棠问
-
一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蒲柳人家》
-
作者:李辉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气息 古典小说 风俗画 刘绍棠 一丈青 地方特色 传奇色彩 作家 眼珠子 水浒传
-
描述:写在前面:他,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他,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兜肚、长命锁;他,机灵顽皮,充满稚气,聪慧灵秀,伶俐可爱。他,如果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已过古稀之年。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刘绍棠一起去认识《蒲柳人家》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何满子,一起去欣赏一幅散发着
-
丹青难写是精神
-
作者:陆文虎 来源:道路交通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传文学 王安石 精神 丹青 大革命 作家 巨著 革命故事 物化 说书人
-
描述:魄重见,旧事神龙活现。回首瞻望当年风起云涌的大革命,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面
-
神韵风格的感悟与情思主脉走向的求索(2)
-
作者:吴甸起 来源:青年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散文 褒禅山 王安石 背影 深层结构 立意 回忆 作者 作家 父亲
-
描述:微言妙旨,深处隐潜。有些散文的情思立意,作者在记叙中是有所披露的,但往往隐于深层结构的一隅,若明若暗,似现又隐,不易为人所识。欣赏时,不可一读而过,而要精读细品,慢慢咀嚼。尤其是阅读蕴藉含蓄的古代散文,更要注意它
-
林斤澜何以在反右风暴中“漏网”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右倾 刘绍棠 知识分子 漏网 从维熙 邓友梅 北京市 汪曾棋 小说家 作家
-
描述:林斤澜的名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他当年曾和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有着"短篇圣手"的美誉。林斤澜的同辈作家中,和他关系密切的,有数不清的右派: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王蒙……可林斤澜不是。在那个书面统计55万人被划为"右派"的年代,为什么林斤澜可以"漏网"呢?
-
百益集团——藏区临商的发展传奇——与百益集团董事长鲁鸿宙面
-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精彩提示:
●临夏人,无论回、汉民族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市场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能看见买卖中的利润。这种天生的商业嗅觉,使临夏人在商业起步阶段往往领先他人一步。
●一般商业人士认为,连锁店效益与一定的分店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当连锁分店达到14个时,才开始盈利。
●临夏传统商业习
-
明清传奇“魂梦”叙事模式意义探析:从《牡丹亭》和《鸳鸯梦》
-
作者:张岚岚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鸳鸯 鸳鸯 汤显祖 汤显祖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柳梦梅 柳梦梅 叙事主题 叙事主题
-
描述:。讲故事必定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更多的明清传奇在叙述
-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
-
(雕刻時光)為何中國作家未獲諾貝爾文學奬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為何中國作家未獲諾貝爾文學奬?
——與舒乙談藝
諾貝爾文學奬已有百年歷史,中國本土作家至今只有提名。高行健的入圍有很大的爭執,高行健能進入優秀作家行列,但並不是最好的,拔了尖的。一九六八年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