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教《泊船瓜洲》
-
作者:钟艳珍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思念之情 诗人 王安石 “绿” 家乡 妙用
-
描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以前我教这首诗,只是认为它是一首纯粹的思乡诗,理解为:诗人离家多年未能回家乡,想起
-
略论王安石教胄思想
-
作者:方国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北宋 官学 思想家 略论 宋代 产生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为我国古代教育史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
-
从《师恩难忘》中看怎样教语文
-
作者:任琨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恩难忘》 小学语文 著名作家 刘绍棠 五年级 苏教版 课文 老师
-
描述:《师恩难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我国著名作家刘绍棠自传《我是刘绍棠》中的《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一文。
-
汤显祖救教小顽童
-
作者:吴凯 来源:湛江乡情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救教小顽童
-
宁有异学,不可有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传统文化 道学 性与天道 鹅湖之会 陆九渊 周敦颐 外来文化 新的发展阶段 光明日报
-
描述:如乌眼鸡,恨不得一口啄死对方,而是反复辩论,各抒己见.“鹅湖之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佳话.“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气象恢宏,心窗八面来风.
-
吴炳本定武兰亭序
-
作者: 唐 欧阳询书 来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行书 法书 中国 唐代
-
描述:吴炳本定武兰亭序
-
“诗无定解”臆断
-
作者:张宿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定 定解 《诗经》学 方玉润 周亮工 卷耳 旧体诗 “色” 语言 《伐檀》
-
描述:所谓“诗无定解”,意思是说:对于诗的解释不会有一致的定论。“诗无定解”的语意,初见于清代人方玉润语。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的“前言”中引述了他的话:“例如《伐檀》篇,尽管‘二千余年纷纷无定解’(方玉
-
文登学
-
作者:田序强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秦始皇 文人 得名
-
描述:由此蔚然成风。此事有明崇祯六年碑为证:“山名长学,盖先代郑司农设教处,《后汉书·郑玄传》‘客耕东莱’,即此地。”
-
“学”与“礼”
-
作者:公输鲁 来源:群言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读书 周礼 崇尚自然 学而不厌 论语 齐桓公 禁区 老子 道家
-
描述: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好的礼,《论语·八佾》称,周
-
上昆举办“昆曲每周一曲”教唱
-
作者:章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上海昆剧团 服装 演员 教唱 老年人 青年人 牡丹亭 艺术技巧 知识
-
描述:为了提高本团演职人员的水平,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