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捡到巨款“的哥”还在租房住吴炳川:归还巨款只为求心安追踪报道
-
作者:伊巍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全媒体记者 伊巍
本报昨日以《53万巨款一分不少回来了》为题,报道了吴炳川拾金不昧的事迹。11月5日,记者来到吴炳川的家中,发现这个令人钦佩的的哥生活并不富裕,一家三口还在租房住
-
吴炳川曾因做好事被冤枉所属出租车公司将为其申请“红帽子”追
-
作者:暂无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还巨款的‘的哥’是我的好朋友。”11月6日,出租车司机陈宗诚在张店区共青团路拉上两名乘客,听到乘客在议论一名“的哥”将53万巨款还给失主时,陈宗诚自豪地说。
3年前,陈宗诚经营一家饭店,一天两名男子到他店里吃饭,突然一名男子说手机不见了,仔细回忆之后,男子想到手机落在了出
-
吴炳川将租金转赠救父少年淄博天马金丝鸭蛋负责人将当面转交善
-
作者:伊巍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全媒体记者 伊巍 报道
晨报淄博11月9日讯 出租车司机吴炳川感动了许多市民,为了鼓励吴炳川,昨天淄博天马金丝鸭蛋的负责人付志伟给他租了一套新房,并为其交了3年租金。今天吴炳川却
-
“孩子长大了,就会变聪明的” 【人物】父亲:吴炳华,6
-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儿子刚出生两个月就没了娘
儿子吴北文刚出生两个月就没了娘。吴炳华回忆说,儿子出生后两个月,有轻微智障的妻子去世了。
吴炳华曾“自私”地认为,妻子去世后,他的全部精力可以集中在小孩身上
-
《吴炳跃:工资要追讨,厂门也要看好》追踪 “史上最忠诚门卫
-
作者:暂无 来源:金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天下午,我刚刚收到了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史秀春承认拖欠我工资一事,并承诺今后一定会支付我的16500元工资。”1月27日下午,“史上最忠诚门卫”吴炳跃高兴地对记者说。
本报讯(记者陈玉杰
-
市财政局组织干部赴市监狱实地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 ■
-
作者:暂无 来源:辽源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5月12门,市财政局领导班子和全体机关干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100余人,赴辽源市监狱实地开展了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案例图片展、听取东丰县原土地环保局副局长冯悦清现身说法
-
赵长卿及其词作
-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
“月薪三千” 陶成
-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浍河岸边的元宅集是我的老家,那里有一位家下弟弟,近些年在外打工,不想有了个响亮的外号:“月薪3000”。前些天回来带其母到县城看病,我请他们到家里吃个午饭,正好向他问个明白。
这个弟弟个头不高,初中毕业,文化不高,但基本功却很扎实:一年级念了3年,3年级念了2年。就这样,小学的数学考试也经常提笔就
-
陶成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陶成聚,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人,1931年出生,1951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九师二十二团三营七连战士。1953年2月,在抗美援朝新建铁路施工中
-
补丁也可以绣成花朵
-
作者:孙道荣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补丁也可以绣成花朵》 散文 文学 陈道荣
-
描述:地。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一下。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客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因此对她多留意了点。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的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