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
作者:伏涛 孙德林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科举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是描写柳梦梅、杜丽娘之间生死相恋的一部爱情名剧,它可以与《西厢记》相媲美,但它的主题并不单一,结合汤显祖的科举经历,解读《牡丹亭》文本,可以从苗舜宾、柳梦梅、陈最良这三个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
《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词赏析
-
作者:郭英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语言词汇
-
描述:情的语言词汇进行了分析。
-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两个最佳女配角——《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试比较
-
作者:吴文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娘 红娘 春香 春香 比较 比较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黄晓涛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承 传承 发展 发展
-
描述:《牡丹亭》在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的努力让古老的昆曲和现代理念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不仅使昆曲重获新生,还吸引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众多观众的青睐。
-
邮票双曲——西厢记与牡丹亭
-
作者:孙少颖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邮票 封建礼教 绘画设计 故事情节 汤显祖 文学名著 发行 设计师
-
描述:《西厢记》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
独创放异彩——《牡丹亭》与《西厢记》的比较
-
作者:齐裕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作品 婚姻自主 封建礼教 崔莺莺 理想与现实 门第观念
-
描述:牡丹亭》出现,这三百年间,虽然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不可胜数,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在思想或艺术上也有过局部的发展和贡献。但是,没有重大的突破。从思想内容上说,大多还是重复《西厢记》的主题,反对封建“门第
-
略论《西厢记》与《牡丹亭》的团圆结局
-
作者:陆力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意识形态领域 结局 崔莺莺 王实甫 老夫人
-
描述: 《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受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
-
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杨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创新 创新 发展 发展
-
描述:昆曲流传发展至今,在保持其传统的特点下,在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昆曲艺术需要我们勇于突破,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舍的工程,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创新和
-
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艰难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
-
作者:乐丽霞 刘江华 来源: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 爱情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