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景生情 因情造景——读王安石、萨都刺的两首金陵怀古词
-
作者:李新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萨都刺 金陵怀古 叙事方式 金陵山 阅读与欣赏 满江红 抒情文学 《登金陵凤凰台》 桂枝
-
描述:随流水,但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抒怀古之蓄念 发戒今之情结——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作者:王力坚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绮靡 清新 情结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诗文 北宋 宰相 变法 文学家
-
描述:抒怀古之蓄念 发戒今之情结——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名不虚传的名家名篇——曾巩《墨池记》赏析
-
作者:李林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临川 仁人 即物明理 沈德潜 地理方位 夹叙夹议 文势 巧用 文字
-
描述: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其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牡丹亭·惊梦》赏析
-
作者:王丽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个性解放 女子 三春 伤春 柳梦梅 爱情 杜鹃
-
描述: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牡丹亭·惊梦》赏析
-
伤心小青,我见犹怜:吴炳《疗妒羹》赏析
-
作者:杨惠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悲剧意味 自恋 吴炳 秦汉之际 审美价值 爱情 男权社会 作品
-
描述:所谓疗妒羹,顾名思义,指的是治疗女人嫉妒之症的汤药。在男权社会,女人拈酸吃醋历来被视为一种恶德,或是一种疾病。大约于战国和秦汉之际成书的《山海经·北山经》就
-
曲名不取新奇 文词必求新警:从《题画》一出看《桃花扇》曲
-
作者:徐爱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题画》 《牡丹亭·写真》 正宫套数
-
描述:曲词动听,而且全出冲突不断,极具戏剧性;最后,《桃花扇·题画》曲词在注重抒情的同时,又极富动作性。
-
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读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
作者:周月亮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最高境界 政治文化 钱谦益 盛泽镇 汤显祖 文学史 《牡丹亭》 生命质量 李师师
-
描述:名臣投降,名妓抗战,宋有李师师,明有柳如是。剔除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柳如是依然是晚明一大景观。 她生于1618年,死于1664年,本姓杨,名爱,字蘼芜。离开陈子龙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
-
论明传奇《绣襦记》“寓情于理”的特色及其生成原因
-
作者:张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绣襦记》 徐霖 寓情于理 生成原因
-
描述:明代徐霖的传奇《绣襦记》是李娃故事流传改编过程中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上更为生动完备,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出寓情于理的特点。《绣襦记》寓情于理特色的形成,和明初浓厚的伦理教化思潮有密切联系。
-
古典诗歌欣赏
-
作者:黄国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敕勒歌》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天净沙·秋思》
-
描述:有时简直就是诗。其后,人类越文明,思想越抽象,离诗的境界越远。也就是说,文明开始时,人类只懂形象思维;文明结束时,人类的脑袋已像一架机器,把一切具体的东西分解成抽象的概念了。这句名言的后半部是否正确,要待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去讨论。《敕勒歌》这首名作却使人觉得“文明”的确“以诗歌始”。据《乐府诗集》引述《乐府广题》的话,《敕勒歌》“本鲜卑语”,其后“易为齐言”。坊间不少诗选说此诗为北齐的斛律金所作;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大概仍不十分文明,因此我们勉强把它视为该族文明茫昧期的作品也无不可。无论如何,此诗的作者肯定没有研究过四声八病、矛盾语、反讽或符号...
-
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析王安石《读孟尝君传》郭象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析王安石《读孟尝君传》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