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牡丹亭》:“人”的赞美诗
作者:程建忠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人性  人性 
描述:"的伟大力量和高贵理性。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作者:邵鲁琳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性  人性  理性  理性  超越性  超越性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成熟时的作品,作品沉淀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功底。除了成熟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魅力,《牡丹亭》还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使其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巨大感召力。
儒学文化体系下的戏剧尝试:论汤显祖《邯郸记》中的“情”
作者:董晔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人性  人性      调整  调整 
描述:《邯郸记》是汤显祖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成熟的结晶。汤显祖力图用合"理"之情来唤醒世人,从而挽救败坏的世风与腐败的政治,体现了汤显祖在儒学文化体系下对当时社会思想状况进行调整的一次尝试。
非梦不足表其情,非梦不足达其意:释“梦”重论杜丽娘
作者:郭海鹰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人性  封建专制 
描述:通过以"梦"为重要手段塑造的杜丽娘艺术形象,是作者对于"情"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解的具体表现,也是作者伟大和渺小相结合的思想特质的具体体现。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老学思想新探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老学  道论  人性  无为 
描述: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赵汝蘅解构重建芭蕾《牡丹亭》(附照片)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芭蕾舞剧《牡丹亭》剧照。 一说起《牡丹亭》,人们脑中首先浮现的大概是那温润清丽的昆曲唱腔。然而,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呈现出一台和昆曲截然不同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在这出由中央芭蕾舞团原创的芭蕾舞剧里,杜丽娘被解读为3个人物,并将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蓝衣杜丽娘是《牡丹亭》故事的叙述
对“古典爱情”的解构与颠覆:论余华《古典爱情》对汤显祖《牡
作者:张艳丽 乔业琼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仿  戏仿  反讽  反讽  古典爱情  古典爱情 
描述:所构造出的古典爱情的解构与颠覆。
男性研究应是男性压迫的自省?还是压迫男性的解构
作者:简成熙  来源:应用心理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男性研究应是男性压迫的自省?还是压迫男性的解构
人性美与人情美:《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性美与人情美:《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