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创作·鉴评实例三
作者:徐忠根  来源:宝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评  创作  实例  结构对称  艺术修养  空间感  王安石  欣赏者  层次感  审美心境 
描述:此石质地温润,肌肤细腻,形状规整,结构对称,石面虽如股掌,但构图尤为合理——状如枝桠的纹理,稀落交叉;形似花朵的色斑,疏密有致;画面布局自如,大片"留白"恰到好处。左侧下方色泽由浓渐淡地向上蔓延,形成素淡的墨晕。这种"散墨"感觉,犹如画家绘画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  创作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2008年  2008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描述: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
碑学情结:何来胜的隶书创作
作者:姜寿田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碑学  隶书  创作  康有为  沙孟海  中青年  清末民初  李瑞清  文化中心  南派 
描述:碑学大本营的
论理论批评对昆剧创作的制约与导引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批评  昆剧  创作  汤显祖  当行  牡丹亭  音律  王骥德  传奇  导引 
描述:自身的前卫和非中庸的个性,壮大成熟起来。清代后期,昆剧创作开始偃旗息鼓,理论批评也就很少再有作为,昆剧创作与昆剧理
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
作者:孙洵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愚忠  书法  两江总督  新式学堂  教育事业  知名学者  刘坤一 
描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夏,在江宁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遵奉谕旨,酝酿创设新式学堂。首先是邀约知名学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人讨论怎么办学。参与此类具体事项的有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七年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作者:蔡清德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  永乐迁都  书法  李时勉  金琮  徐霖  金陵三俊  祝世禄 
描述:风演变见证了明代书法的盛衰变迁,是明代书法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与缩影。
书法专题:曾熙艺术声名兴衰之原因探析
作者:冯文华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  书画家  上海  书画作品  原因探析  声名  吴昌硕  审美趋向  艺术市场 
描述:20世纪初期,曾熙曾与黄宾虹、吴昌硕、李瑞清并称为海上四妖,作为近代海上碑派书法的主要代表和主将,曾熙当时的大师地位可以说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时至今日,曾与曾熙一起享誉海上的书画家及其作品依然
书法正楷 市招圣手 唐驼其人其艺
作者:金兴明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上海  中华书局  印刷业  书写  出版界  发达国家  李瑞清  中央银行  中国图书 
描述:唐驼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有名的写市招的高手。和他同时的还有天台山农刘介玉(1878-1932年)、马公愚(1890-1969年)。刘介玉学清道人李瑞清的魏碑,骨架峥嵘,结构比清道人
熔冶古今书法的一代宗师:李瑞清
作者:李定一 陈绍衣  来源: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李瑞清  李瑞清  1867  1867  1920  1920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李瑞清  李瑞清  中国画  中国画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李瑞清  李瑞清  书法  书法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描述:熔冶古今书法的一代宗师:李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