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05)
报纸(1191)
图书(376)
会议论文(18)
学位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75)
地方文献 (187)
红色文化 (51)
地方风物 (28)
宗教集要 (26)
才乡教育 (17)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11)
按年份分组
2014(443)
2012(221)
2010(207)
2009(199)
2006(135)
2005(119)
2003(87)
1992(34)
1991(33)
1990(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东坡赤壁诗词(16)
中国博物馆通讯(2)
科普研究(1)
西安档案(1)
现代生活用品(1)
石油知识(1)
机电兵船档案(1)
蜜蜂杂志(1)
中国民族(1)
四川省有色金属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33名)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有色金属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届理事会  金属学会  四川省  张忠辉  文子  育智  高张  德力  王益  李朝 
描述:务理事(33名)
记忆中的沙砾——刘绍棠逝世十年祭
作者:王彬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逝世  记忆  北京西城区  四合院 
描述:第一次见到绍棠先生是在1984年的冬天。应该是初冬,天气阴沉、寒冷,冬储菜已然上市的时候。绍棠先生那时住在北京西城区光明胡同的一小院里。不是四合院,而是三合院,有南房、东西厢房,在本该是北房的地方上生长着一株枣树。
重访淮北博物馆
作者:李传玺  来源:江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物馆  汉画像石  淮北市  刘开渠  相山  纪念馆  城中心  瓷器  运河  散放 
描述:十年前,在淮北市参加一个会议后,参观了刘开渠纪念馆和相山寺。那时的淮北博物馆就在相山寺后一排老旧的平房中,看到的是满地散放着汉画像石和汉砖。当时有人说新馆已经立项。这次再去淮北,果然看到一座颇具气势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博物馆  课堂  《光明日报》  艺术性  教育形式  馆藏文物  形象性 
描述:黄琛在2013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中撰文指出,博物馆的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要从馆藏文物出发,以实物为基础。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质地各异的藏品都是艺术与美的
王益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印刷经理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逝世  同志  王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出版工作者协会 
描述:,于2009年2月25日8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卜算子·贺湖北省诗词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作者:程菊仙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五次代表大会  诗词  湖北省  卜算子  学会  黄鹤 
描述:黄鹤舞蹁跹,鹦鹉歌嘹亮。丹叶如霞作贺笺,山菊犹吟唱。汉韵帜高扬,满座春风漾。赋得雄奇婉约篇,喜看诗潮涨。
考古所博物馆不应是冤家
作者:罗荣燕 曹家骧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博物馆  冤家  文物考古  考古研究所  藏品  奇缺  移交  历史博物馆  集中保护  教学标本 
描述:考古所博物馆不应是冤家
学会适应是高中生的重要一课
作者:章睿齐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中生  寄宿制  人际关系  学习适应性  社团活动  学习生活  学会  课程难度  同学  典型案例 
描述: 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晓晨也感到头疼。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南京 我的“牡丹”月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