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93)
报纸(635)
图书(373)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42)
地方文献 (167)
红色文化 (28)
地方风物 (27)
宗教集要 (23)
才乡教育 (17)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413)
2012(129)
2010(122)
2009(92)
2008(87)
2007(68)
2006(102)
2005(91)
2004(94)
1982(11)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9)
舞蹈(5)
世界教育信息(3)
小麦研究(1)
中华文化画报(1)
卫星与网络(1)
特区经济(1)
记者摇篮(1)
父母必读(1)
中国科技成果(1)
从武夷山走出的一代茶师:——访全国著名乌龙茶审评专家、国家
作者:谢莉  来源:闽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郁榕(右)国家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工程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 (邱汝泉摄) 陈郁榕,我国著名的乌龙茶评审专家、国家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茶叶质量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原福建省
江苏省婴幼儿结石防治专家组组长黄松明说——婴幼儿结石诊治应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会扬陈少军)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如何诊断和治疗?9月11日,记者紧急采访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肾脏科副教授、江苏省婴幼儿结石防治专家组组长黄松明。 黄松明指出,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较少
与人教社教材编写专家论“叙述”:再向袁行霈主编讨教
作者:徐江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材编写  叙述性  袁行霈  过程重构  中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漫游者  叙述意识  写作教学  过去 
描述:更多关注的是一个缺字,即教
美国病在“过度” 中国弱在“不足”
作者:张婧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美国病在“过度” 中国弱在“不足”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举人物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  中进士  唐宋八大家  进士科  状元  唐玄宗  唐朝  王安石  隋炀帝  进士出身 
描述:起点: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诞生。唐朝1、王维:字摩诘,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状元,也是唐朝状元中最有名的一个,9岁就能做诗赋,20岁得到公主赏识中了状元。安史之乱中被迫做了安禄山
《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作者:王缨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管理者  王安石变法  经典  管理案例  中国企业家  二十四史  价值理念  司马迁 
描述: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特别。虽然它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比它们更值得中国企业家捧读。因为,它是中国史籍中唯一一部管理案例库,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不难发现,无论编修《春秋》的孔子
中国不应是难以理解的
作者:Fareed Zakaria 何金娥  来源:英语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中国人民  意识形态  中国改革开放  新中国  可理解  中国政府  民意调查  独裁  文章 
描述:本文作者为《新闻周刊》主编。文章写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时值西方媒体热议中国阶段。文中所谈新、旧中国实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奥运会的圆满
中国密桔之乡:南丰
作者:暂无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蜜桔  县城人口  抚州市  江西省  丰县  东南部  风景区  军峰山  傩舞  曾巩 
描述: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抚州市南部,面积1920平方公里,辖5乡7镇1场,人口近30万,其中县城人口约10万。
地图在中国古籍中的分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图  地方志  中国古籍  全图  永乐大典  地理图  朱思本  海国图志  分布  天文图 
描述:经经部中的地图经禀对裁,垂型万世。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经部可分为十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群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经类
蓦然回首
作者:庆年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改革开放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改革 
描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不由地又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当年写这首诗时,初任宰相,踌躇满志,欲展宏图。短短四言,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变法初成的喜悦和未来的期待。时过境迁,今日重读,其蕴涵之美仍然能够激起我们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