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一次失误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诗
-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诗
-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
“歌尽桃花扇底风”新释
-
作者:许兴宝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诗 词 扇歌
-
描述:征.
-
谈杜甫的《洗兵马》
-
作者:詹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诗
-
描述:《洗兵马》一诗,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诗的本事,
-
释“无梦到徽州”
-
作者:袁啸波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戏曲家 诗
-
描述:“无梦到徽州”常常被今人引来赞美徽州。此语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全诗如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我是英俊阳光的哈代” 记济源黄河三峡景区电视剧《快
-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月21日,梦幻型儿童电视剧《快乐谷》在黄河三峡开播。
该剧全程以黄河三峡自然风光为背景;以景区夫子堂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一个叛逆的孩子梦游快乐谷(黄河三峡)为主线
-
高建民 张铭出席《三峡好人》首映式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建民 张铭出席《三峡好人》首映式
-
冰茧庵札记
-
作者:缪钺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政治家 司马迁 屈原 政治形势 贾谊 小令 政治需要 三峡
-
描述:所痛惜。司马迁撰写《屈原贾生列传》,透露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苏轼作《贾谊论》,也叹惜贾生是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所以屈、贾是才人,而不是政治家。才人可以有政治卓见,发为文章,其中意见
-
纵横开拓出妙境
-
作者:毛华蓉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借鉴意义 作文 开拓 结构语言 王安石 思维 褒禅山 三峡 材料 事物
-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句话对于作文是颇有借鉴意义的。常常见到很多习作结构语言都不错,但是缺少对材料的深入开掘,结果其意蕴只能停留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层次,不能达到“险以远”的奇妙境界。所以,必须拿起思维的尖镐,
-
如缺好水,何叹好茶?
-
作者:张玉庭 来源:环境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正意义 王安石 自来水 现代 城市 舞厅 污染 自然 老年人 三峡
-
描述:如缺好水,何叹好茶?